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06月27日
觅商机 谋合作 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沉浸式观展 冀文博会成为双向交流平台
2024-05-25 19:10:58
来源:中华商报
浏览量:832
字体:
点击听新闻

2024年深圳文博会吸引了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参与,他们通过沉浸式观展体验中国文化魅力,探寻商机,并希望文博会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双向平台,促进文化互鉴与共赢合作。

【香港商报讯】记者黄裕勇、林丽青报道:在深圳文博会火爆举行之际,参加“2024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的媒体高层24日沉浸式体验文博会,既感受中国文化产业的魅力,也在文博会上发现新的商机,希望文博会能够成为中外文化产业的双向交流平台,促进现代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互利共赢。

▲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沉浸式体验文博会(记者李溪 摄)

探寻深圳报业集团改革创新成果

正在举行的深圳文博会,自2004年创办,已经成为展示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亮丽名片。

在14号馆新闻出版展区,深圳报业集团展厅采用大胆出挑的赛博朋克风格,以及“百变魔方”式的空间设计,通过多形态、多角度的展陈方式展示了深圳报业集团近年来改革创新的探索与成果,包括有文创产品,AI音乐厅等。

▲香港商报常务副社长、执行总编辑蓝岸向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们介绍深圳报业集团创新成果(记者李溪 摄)

香港商报常务副社长、执行总编辑蓝岸向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们介绍了深圳报业集团展馆的基本情况。经过精心筹备和长期探索,深圳报业集团开启人工智能时代,AI覆盖到新闻报道的内容生产全流程,推动跨界融合,联合各界构建“AI+生态圈”,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展区的AI绘画互动明信片装置前,社长总编辑们和现场观众一起排队,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DIY精美的AI明信片。北美新侨网副社长兼总编辑寒梅上传了她女儿的照片,看着生成出来的AI明信片,寒梅直呼“太可爱了。”本报首席编辑文捷把自己曾经上《华商》杂志封面的照片上传,生成出一张像草原小英雄一般的大眼睛动漫漫卡通明信片,她连呼“这不是我”,蓝岸总编辑则说:“开心就好!”

▲本报首席编辑文捷在深圳报业集团展区DIY成AI明信片“封面人物变身草原小英雄”

现代文明交流互鉴

今年文博会已是第二十届,展览面积扩大至18万平方米,设9大展馆,包括文化产业综合展(A、B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等综合展,以及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影视动漫·游戏电竞展、智慧广电·新闻出版展、非遗·老字型大小·工艺美术展、艺术·设计·潮玩展、国际文化贸易展等专业、专题展,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在陪同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体验文博会之际,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王军接受了包括湖南卫视在内的海内外媒体采访,他表示,此次组织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来看文博会,通过文博会窗口深度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跟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在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让海外优秀文化走进来,让全世界优秀文化在展会上进行大融合。

在2024“无界——深港澳青年艺术大展”的《火出圈》雕塑前,王军认为,火出圈正好是现在媒体所要追求的,媒体做短视频、做各种新闻产品都希望火出圈、爆款出圈。“既要无界又要火出圈,然后有钱花又要好运,实现文化大呈现大繁荣大展现。”

▲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王军接受了包括湖南卫视在内的海内外媒体采访(记者李溪 摄)

“引进来 走出去”

作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越来越多的精品走进文博会,成交金额越来越大,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也在观展期间发现了文化交流的商机。“这种以城市为单位的展出模式,个人感觉挺有特色”,对于在日本生活多年的日本半月文摘新闻社社长梁钟文来说,深圳文博会给他的触动不小。

他联想到在日本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日本的县、市都有很强烈的向外推介需求,渴望将各自城市和产品推广出去,尤其对中国市场非常感兴趣,也寄以厚望。

在参观深圳文博会后,梁钟文受到启发,可以借助文博会国际馆实现上述目标。他告诉记者,回到日本后会积极与当地接洽,对接文博会平台,在文博会国际馆设立日本不同城市的展位,向中国消费者展示当地最好的产品和文化。他希望明年的深圳文博会可以实现。

在13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全面展示粤港澳大湾“9+2”城市群及广东其他地市文化产业发展和合作成果,突出展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 化 旅 游 等 创 新 发 展产品、项目,呈现港澳特色文化和创意产品,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文博会上的深圳报业集团展区受到观众热捧(记者李溪 摄)

一路走来,港澳馆、广东馆等展区呈现出的湾区文化活力,给社长总编辑们留下的印象。在香港馆,香港港真文化传播社长郭灵惊喜发现了其设计师朋友余婳的服装作品。余婳曾获选“亚太区内40位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设计师”,其设计作品深受香港消费者喜欢。郭灵说,通过文博会平台,可以让香港设计作品开拓大湾区市场。在辽宁馆,本报首席运营官文捷遇到了她一直在关注的中国非遗掐丝珐琅景泰蓝画的展位,非遗传人贺月红女士是她的好友,为了把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画传播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地,把中华文明的这一艺术瑰宝名扬海内外,文捷还特地让自己的兄弟瑞涛拜贺月红为师,潜心学习景泰蓝掐丝珐琅非遗技术。

第一次到深圳参加文博会的埃及《中国周报》社副社长朱新娥感慨文博会让人大开眼界。她发现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和海外对接的,内地丰富的文旅资源,例如江西庐山,精美的文创产品,像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等。”在她看来,埃及也是旅游大国,希望通过埃及《中国周报》中文和阿拉伯语双语平台的报道,让海外更多人了解到深圳文博会,让各地文化出海的通道更加顺畅。

世界华人媒体社长总编辑为家乡打CALL

本届文博会9号馆和11号馆是文化产业综合馆,集中展示优质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项目和文化品牌,突出展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文化项目和拳头产品。当天,这些已在世界各地工作和生活的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聚集在一起,在文博会上齐齐为各自的家乡站台打CALL,推介家乡文化。

▲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在文博会上为家乡打CALL(记者李溪 摄)

在辽宁展区,日本半月文摘新闻社社长梁钟文深情地聊起了家乡辽宁的旅游文化资源,欢迎大家去辽宁看看,去旅游,作深度体验。在11号馆上海展区,国际日报集团社长兼总裁张萍、财视澳洲社长詹金龙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是在展区看到当下火遍全球的文艺作品《繁花》片断,勾起他们对当年黄河路繁华的回忆。

在江苏馆,欧洲侨报社长高进、美华商报社长周续庚、美国商业新闻网CEO缪国济、中希时报副总编辑卢南英、西非在线编辑部主任严慧娟对家乡的美食如数家珍:小笼包、盐水鸭、镇江醋、锅盖面……他们感慨家乡江苏这些年变化很大,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好。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