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06月27日
入境查手机?北京:仅涉间谍行为者
2024-05-29 10:11:19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浏览量:1076
字体:
点击听新闻

中国国安部28日声称,不是所有人入境中国都会被海关“查手机”,而是只有涉及“反间谍”工作的人才会成为被查对象。然而,中方仍未清楚详述“反间谍”或是“危害国安”的具体范畴和定义。

▲有媒体报道称,深圳、上海等地已有人入境时被海关“查手机”。图为海南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资料照)图像来源: China News Service/VCG/IMAGO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安部4月底发布新规,允许执法人员有权“检查”民众的电子设备;随后有媒体消息指出,在新规7月正式上路之前,深圳、上海等地的海关便已提前开始行动,查验入境者的手机和电脑。不过,中国国安部週二(5月28日)公开反驳此事。

中国国安部微信公众号的贴文称,“所有人入境中国都会被查手机”的说法是“境外反华敌对势力”的“造谣抹黑”,“实属荒谬至极”。

该文声称中国政府不会随意侵犯公民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而且会依照前提、对象与流程等3项標准来查验手机。

这些查验標准围绕著“反间谍”工作,除了前提必须跟“反间谍”任务相关,对象也“不会是普通入境人员”,而是“比如对军事禁区、涉密单位等进行偷拍的间谍行为嫌疑人员”;查验还必须有被查验人或见证人在场,并经过“设区的市”以上层级的国安机构官员批准,而非“先执行,后报批”。

该文写道,如果发现“危害国家安全隐患”者,应该“责令整改”,而若是“整改不能消除危害,或者拒不整改”者,可依法查封扣押。不过,中国国安部文章内并没有详述何谓“危害国家安全隐患”。 

▲在习近平任内,中国逐渐收紧对内、对外的资讯把控、强化“国家安全”观念与执法力道。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一景。(资料照)图像来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根据今年4月26日发布的《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为了“防止危害发生或者扩大”,国安机关可以要求民众在“危害情形消除”之前,停止使用相关的电子设备、设施和软件。

此外,如果查验时发现相关的设备有违法之虞,“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国安机关除了查封、扣押之外,还可进一步展开调查取证工作。

北京加大“反间谍”力道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执政下,中国陆续新订、增修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法律,包含去年7月实施的新版《反间谍法》,以及今年5月生效的新版保守国家秘密法》。

上述法律扩大国安人员执法权力,但其条文与定义遭外界质疑模糊不清,也让外国企业与学者更无法确认“红线”在哪里,因而感到不安。

台湾非政府组织工作者李明哲5月中旬接受DW采訪时曾说,“保密法”等中国的法律,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法律如何制定,而是如何执行。他认为,中国近几年来持续把早已在执行的保密工作“法律化”,变成新的“武器”,一方面塑造“外部敌人”,一方面分化内部的民众,鼓励互相举报。(综合报道)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