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01月10日
中华大医眼里的“健康”境界
2024-01-18 11:33:55
来源:中华商报
浏览量:1172
字体:
点击听新闻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和追求,涉及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及道德的完美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健康是多维度的,而《黄帝内经》提出健康应顺应天时、人事、心神,实现天、地、人的和谐。健康不仅是外在强健,更是内在气血充盈和生命机能的康泰。

作者:方象

健康,是人生的美好愿望,也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均GDP达到10000美金之后,健康健身产业和医疗健康消费就会成为社会热点和人民追求的目标,人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健康梦”。

如今在中华大地,艾灸馆、养生馆如雨后春笋,养生茶、营养餐是生活标配,全民健康成为目标,全面健身成了风尚,大众养生成了产业。甚至还出现了许多青年“熬最累的夜晚,用最贵的眼霜”,“一手端着枸杞保温杯,一手拿着冰冻可乐瓶”,“一边夜间跑步健身,一边白天久坐不起”的诸多“养生怪相”。

究竟什么是“健康”?大健康的真谛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成立之初的《宪章》中,就对“健康”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是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这就说明,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更不仅仅是肌肉发达,身强力壮,五脏功能器官正常,这些躯体健康的层面。人体生命的健康,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健康观,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情绪心理、思维认知、决策行为的正常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环境因素的和谐完美。可以说,WHO对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相当广泛的。

当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达到健全完好的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多系统、多维度、多因子、多指标的健康。

《黄帝内经》的生命健康观

《黄帝内经》这部中华医学的经典巨著,始终贯穿着“生命养护、健康养生”的核心理念。它的开卷第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明确了“生命健康”的内涵。

内经学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在天时节气、社会人伦、精神心理方面保持高度的和谐,在“天、地、人”的三才维度上实现高层次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我们平常所言的健康人,其实只能算是“常人”,而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上合于天时,“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合于阴阳,调于四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这种健康的境界,预示人能顺应自然五行运气,统御天地时空能量,顺应天地,不妄作,不违时,不逆生。

中合于人事,“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去世离俗,积精全神”,“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这种健康的规范,预示人能融入社会组织体系,适应民风民俗环境,关系和谐,不内卷,不出格,不焦躁。

内合于心神,“能形与神俱”,“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种健康的法则,预示人能凝神定志少欲望,心安不惧总淡定。真气顺从精气满,情绪稳定病无影。

如此的健康标准和养生境界,又何其精妙高远?!何其难以企及?!

说文解字话“健康”——

在汉语词汇里,“健康”的内涵,也不仅仅是体格的强健,身体的健壮,而应该从“健”和“康”两个方面来理解。

健字的本义就是“强有力”。健就是强健、强劲、健壮、威猛的意思。

在《易经·乾》中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的运动,就像太阳一样,乾健不息,刚劲雄伟,无休无止。

《易经·说卦传》里,对震卦的解说就是“其究为健”。震为雷,雷霆万钧,雷厉风行,霹雳一声震天响。其迅猛性、爆炸性、强大性可以摧毁一切的力量,就是强健的精神,刚健的气势。

因此,健身就是使肌体强健有力,强身健体就要更高、更快、更强!

但是,强健却不能涵盖健康的所有内涵,健身也未必能生命健康,肌肉发达也未必长寿。

“中国健美第一人”马华41岁就因病早亡,世界短跑皇后乔伊娜39岁也离奇猝死,世界第一重炮手、美国著名排球名将海曼31岁便在比赛时暴亡。这些肌肉发达,身体健壮的运动员英年早逝便是明证。

不少“健身”的人,总是追求浑身长满肌肉、身材充满线条感。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健身教练让你练到肌肉酸痛,还给你配营养菜单,要求你每天必须摄入多少蛋白质。这样锻炼出来的“肌肉”真的是健康的“肌肉”吗?

《黄帝内经》对健身的要求就是“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肌和肉是不一样的。在先秦时期,“肉”指的仅仅是禽兽的肉,人的肉则用的是“肌”。《说文》对肌肉的解释是:“人曰肌,鸟兽曰肉。”

在人身的肌肉组织里,肌就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就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现在人们经常用“肉”来表示汽车动力不足,人的行动迟缓。例如,“这车真肉”、“快点儿,你太肉了!”“肉”也成为了“刚硬”、“迅猛”的反义词。

许多人为了健身健美,总想练出一身疙瘩肉来,有形有棱,似乎很好看、很雄健、很性感,这些都是使原本柔软灵活、生动活泼的肌肉,变成生冷坚硬的皮囊。这就是“有肌无肉”,是“肌肉不一”的表现。古人称为肌痹或者死肌,在中医看来,这会促进肌肉的纤维化,加速死亡、衰老。

与此相反,那些太过安逸、很少锻炼的人也会出现肌肉松弛无力,甚至萎缩。尤其在一些瘫痪的病人身上更为常见,古人称之为“肉痿”,也就是有肉无肌,弛而不张,这是“肌肉不一”的另一种表现。

《黄帝内经》的“肌肉若一”,其实就是肌肉的张弛有度,柔软适度,有软有硬,刚柔相济。肌肉一体,相互协调,刚健而柔和,柔软而有力。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的肌肉灵活柔软中充满力量,刚硬太过时却似僵死,这是对“肌肉”活力的最好注解。

康,代表五路通达的大路。《尔雅》的解释就是:“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人体内的气血循环通畅,升降出入顺畅,生命气血灌溉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生命能量通达四肢末梢、肌肤体表;生命之光神采奕奕、温暖光亮;生命信息传递四方、联通内外,就是生命之康的状态。

康,也代表丰裕、富足。例如,康年就是丰收之年,康熙王朝寓意安宁兴盛,也就是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景象。因此,唯有生命维持在康的状态,生理安康、心理康达,才可能有小康的生活,富裕的人生,人的财富命运才能发达,婚姻命运才能康宁,职业命运才能康泰。

健是体形相貌,是外在形象,是健康的外显特征;

康是气质内涵,是内在机能,是健康的气血状态。

健,是强健有力,是奋力冲刺,是脏腑器官的健全;

康,是气血充盈,是朝气蓬勃,是生命机能的康泰。

健,是“筋脉和同,骨髓坚固。”

康,是“气血皆从,内外调和。”

健,是身体强健,体型健硕,生命硬件的健全有力;

康,是生命安康,心理安宁,生命软件的康和通达。

健康,是整个生命系统的健康,是人体脏腑器官和生命机能的协调统一,是生命机体内外的适应与和谐,是人生命运的顺遂和美好。

能达到生命健康、命运健康,这样大健康的层次和境界,才是中华大医眼中真正的、完美的“健康”。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