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06月30日
“山西精品”以品牌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建设“山西精品”纪实
2024-06-26 13:42:30
来源:中华商报
浏览量:504
字体:
点击听新闻

山西省构建“山西精品”公用品牌,通过高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政府支持与品牌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展望市场新机遇。

随着一列列高铁驶出太原南站,搭载着“山西精品”的“紫林号”“广誉远号”“汾酒号”动车专列驶向祖国大江南北。代表着山西高标准和高质量的77个企业的79个产品(服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实施‘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工程,持续培育品牌、打响品牌、保护品牌,努力形成以‘山西精品’为核心的全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充分发挥品牌的标杆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省长金湘军在首届“山西精品”授牌仪式上的讲话犹在耳畔。“山西精品”公用品牌正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山西名义向中国、世界发出的一张集合山西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金名片”。

汇聚品牌建设合力,全力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富集、区位优越,自古就是物阜民丰的好地方。“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500年。”明清时期,晋商从引车卖浆、泪洒西口到汇通天下、海内最富,刻画了一个时期的传奇,也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商业符号。去年,一场专场文旅直播再次把山西推向了大众视野。100多款来自山西的特产,壶口瀑布、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旅游服务产品被全国消费者热情抢购。不少网友这样留言:“原来山西不止煤和醋,还有这么多‘宝藏’。”

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品牌是高质量、高标准、高技术、高信誉、高社会责任感和高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更是经济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品牌建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三个转变”重要战略的提出,为我省品牌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到山西考察调研,要求山西用非常之力、恒久之功抓转型,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2017年6月在太重集团考察时,勉励企业要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创出更大的天地。2020年5月在大同考察黄花产业时,鼓励乡亲们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小黄花做成大产业。2022年1月,在平遥古城,详细了解平遥牛肉、推光漆器、东湖老陈醋等老字号品牌的特色经营情况。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指示,把质量强省建设摆在战略位置,坚持“质量强省、品牌兴晋、标准引领”,2021年12月29日,省政府发布《关于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21〕45号〕,旨在改变山西产品和服务品牌影响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为抢抓机遇、有效提升我省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省委、省政府决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构建“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体系。到2025年,重点围绕我省制造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和特色产业,建成先进的标准体系和认证模式,形成20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服务品牌,打造一支重视质量、崇尚品牌、追求卓越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匠心精工精神的产业工匠队伍。

公用品牌建设能够最大程度汇聚品牌建设合力,降低单个企业风险,见效快、投入小、社会效益高,是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通行做法。我国多个省市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浙江省“品字标”、上海市“上品”、深圳市“圳品”、“江苏精品”、“湖北精品”等公用品牌的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一批高品质、高信誉的区域品牌典范。

按照省政府要求,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开展“山西精品”建设工作,由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具体承担“山西精品”主体培育、标准制定、认证实施等相关工作。2022年1月14日,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工程全面“起航”。

高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让“山西精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高标准是指入选产品或服务关键性指标优于同行业同类指标,力争填补国际或国内空白,助推我省制造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等领域高质量和高端化发展。“山西精品”建设伊始,就确定了以“高标准”带动企业快速提升,以“严认证”向社会传递信任,以“强监管”确保“山西精品”品质不褪色。

2022年1月14日,联合会正式成立后,完善办公条件、搭建机构框架、招聘人员、建章立制。两年来,在省市场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联合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通过“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管理机制,重点围绕制造业、农业、文旅业等优势和特色产业,做细做实“山西精品”建设工作。先后制定了《“山西精品”申报流程》《“山西精品”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山西精品”认证实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为申报、标准制定及认证实施等夯实了基础。在认证方面,联合会组建了11家国际国内知名认证公司参与的“山西精品”认证联盟,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积极探索采信工作模式,出台《“山西精品”采信管理办法》。经过申报材料初审、现场审核、标准制定、认证或采信等环节严格审核,分两批优选出77个企业79个“山西精品”产品和服务。认证认定“山西精品”只是一个开始,联合会紧抓培育和宣传工作,与中国质量协会、北京瓴誉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省广播电视台、省广告协会等进行交流,以期为企业搭建培训学习、宣传推广、精益管理的桥梁,共谋“山西精品”发展。

从大国重器到衣食住行,“山西精品”的产品和服务以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现代产业集群为主体,涵盖了我省制造业、中医药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优质产业,生产技术和服务标准处于行业领先,底蕴深厚、质量过硬。通过不断塑强核心竞争力,“山西精品”赢得越来越多的市场关注度,日渐成为山西高品质产品和高水平服务的靓丽名片,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亲睐。

两年来“山西精品”的建设工作逐步得到了社会认可,知名度大幅提升,如今企业参与热情高涨,申报数量由2022年的50多家增长到今年的295家,多个已获证“山西精品”的行业龙头企业也拿出了其他拳头产品参与申报,“山西精品”申报工作实现了由冷到热的转变。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企业自主申报——相关单位推荐——资料审查——标准先进性评审——现场审核——认证及采信——复审的机制,实现了“建标—对标—贯标—监管”的工作闭环,保证了“山西精品”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为发挥“山西精品”区域公用品牌从“选”到“宣”过程中的链条效应,联合会在学习强国、央视、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等媒体及官方网站、公众号、视频号等的宣传推广,为获证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前不久,太原工具厂参加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其“山西精品”获证产品“双圆弧齿轮滚刀”时隔20多年再一次捧回了行业最高奖“春燕奖”,获证“山西精品”的紫林山西陈醋营业额也比上一年增长了15%。通过“山西精品”认证工作,引进了5家国际,6家国内知名认证机构,提高了山西认证水平,为企业走出山西、走出中国,被国际认可提供了便利的途径。未来,除了“山西精品”的认证工作,还将探索“山西精品”与更多国内外其他品牌的互认模式,使“山西精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具有更强的市场见证力和影响力。

擦亮“山西精品”金字招牌,坚持品牌赋能、标准引领,持续塑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发达地区的事情,更是资源型地区的事情。新时代,党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山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我省坚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坚决完成“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历史使命。截至目前,攻克了新一代半导体、特钢、高端碳纤维、高铁轮轴等领域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在转型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去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产业链、专业镇“双引擎”战略,构建具有山西特色“多业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一镇兴一方,一方促全盘,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但是在品牌建设方面,山西较兄弟省市还有不小差距,存在品牌供给数量不够多、质量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等突出问题,品牌对全省经济发展的牵引拉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祁县现有50户玻璃生产企业,有2万多名全球一流的人工吹制玻璃工匠。现在祁县一年出口玻璃制品33亿元,虽然看起来数量很大,但由于是代工,没有自己的品牌,外国人贴上自己的牌子,溢价率达到了5倍。这个现象是山西众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山西的企业更多的是卖产品,而不是做品牌。而当先“山西精品”要做的,就是引导企业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战略,挖掘一批有竞争力的“山西制造”品牌,变制造为创造,变贴牌为创牌。

走出去,引进来。今年,联合会对接中国质量协会,到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学习他们在公用品牌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召开全国品牌建设工作座谈会等方式,深入课题研究,不断释放驱动“山西精品”发展的澎湃动力。为充分发挥联合职能,联合会利用各种会议,开展座谈、经验交流,与各行业协会深度沟通,引导全省各协会发挥在“山西精品”企业筛选、培育、标准引领等方面的作用,共同深挖各行业特色,优化协同,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为主线,推动各行业企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

标准是质量的依据,质量是标准的结果。“山西精品”建设将坚持突出高标准,对企业执行标准中的关键性指标开展先进性评价工作,判断其是否能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国际先进水平,或是在创新方面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形成技术或服务优势,评定产品(服务)与先进标准的符合性。以标准的先进性、专业的第三方认证,确保“山西精品”的高质量。

今年,“山西精品”将建立属于自己的视觉识别系统,优化“山西精品”品牌形象,规范标志使用,用精品思维赋能企业品牌发展。组织、推荐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标准化及区域公用品牌相关领域的大型会议及活动中多多亮相。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山西精品”的品牌核心价值理念和实施成效,讲好“山西精品”故事,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更好地赋能获证企业产品和服务,以利“山西精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向新而行,扭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要求,山西正通过“山西精品”建设,着力提升全行业的标准化水平,引导企业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塑造企业品牌升级焕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加强本土人民对本土产品和服务的自信心。向效而行,通过建设“山西精品”,着力强化企业品牌发展能力,有效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山西品牌,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服务转型发展。以“质”致远,形成自主创新、品质高端、服务优质、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山西精品”品牌集群,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扭转我省品牌建设“小而散”的局面,形成“大而合”“精而强”的格局,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文/孙雷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