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12月26日
“买涨不买跌” 中国经济面临楼市瓶颈挑战
2024-06-11 11:30:34
来源:rfa
浏览量:1171
字体:
点击听新闻

中国5月出口增长创新高,贸易顺差扩大,但内需不足,出口商面临挑战,关税影响及美国赤字问题受关注。

中国房市近期持续萎靡,各地政府大力救市,包括放宽限购条件、降低首付,以此推动所谓的"去库存"措施。但与此同时,"买涨不买跌"的市场压力仍在困扰中国的经济前景。

中国房市销售低迷已长达两年,各地陆续出台多项措施,试图挽救消费者的购房信心并以此减少烂尾楼项目。截至5月初,中国全国已有24个城市全面取消购房限制,35个城市放松限购。5月17日,中国政府还宣布提供3千亿人民币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库存以作为保障性住房。与此同时,中国央行也降低购房者首套房首付比例至15%,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至25%,并取消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今年六月,中国金融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更提出“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确保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提交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无法满足融资需求的,银行也要提出反馈,以期之后能再重新审理。

针对上述中国官方的多项楼市措施,美国华美银行(East West Bank)首席经济学家、锐联财智(Rayliant Global Advisor)创办人暨首席投资官许仲翔表示,上述不同措施 “已给中国房市足够信心,因为展现出政府没想让产业泡沫化,甚而为此提供安全机制”。

不过,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The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员黄天磊则认为,上述措施的效果有限,主因在于银行难以响应国家政策。他表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而储蓄利率又相对较高时,将导致盈利困难。此外,即便官方的救市举动能够帮助各地清除库存,如果最后房屋没人居住,又将是一笔坏账。

黄天磊: “这个3千亿其实有规定,就是你找到项目之后,60%由3千亿负责,剩下40%是要商业银行自己把贷款贷出去。因此,总体贷给地方国企,让他们买库存商品房的规模就是5千亿了,但要消除中国房地产的产能过剩至少需要2万亿……。虽然中国几家大银行都是国有银行,不是完全国家拥有,但是国有控股。财政部是最大的股东,理论上应该要听股东的话。房地产问题两年多以来,已经不止一次政府下令要求银行给困境中的开发商提供更多融资支持,但过去这么多月以来,银行的态度一直就是很暧昧。” 

▲2024年5月9日所拍摄的万科房地产公司在浙江杭州开发的住宅楼项目(法新社)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中国主要城市的新房价格已连续11个月下跌。《中国证券时报》则援引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同比和环比降幅都出现扩大趋势:三线以上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比上个月减少大约0.6-1%,与去年相比则减少多达2.5% - 4.2%(新房)及6.6% - 8.5%(二手房)。彭博社更在上周援引美国杰富瑞金融集团(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的相关数据预测,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可能会再下跌3成左右,才会回稳。

北京一名帮助民众选房的房产博主匿名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房价下行市场,大家没有购房欲望,所谓买涨不买跌就是这个道理,欲望不是增加而是减弱。” 他说:“5月份成交了1300万套,但这是在430、517政策的释放基础上,以及5月31日的政策预期之下。”这位房产博主认为,如果没有新政持续刺激,中国6月份的房屋成交量还会出现下滑。

经济学者、投资专家许仲翔也认为,中国房市的问题并不在于整体市场是否会崩塌,而是民众的购买信心不足:“过去如果置了产,能预期资产价值每年升值10%,所以不仅房产能保值,还是很好的投资工具。但现在不是这样了……,而这才是真正伤害市场的原因,但当局尚未就此采取任何行动。事实上,我认为政府不会对此有所行动,因为政府不希望房产成为价值储存或投资的工具。反之,政府希望人们从银行申请贷款,让银行对新兴企业发放贷款,或是购买股票以注入长期资本。”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楼市挑战与1990年代日本房地产危机,以及美国本世纪初因次贷危机而诱发全球金融危机等相比,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仍令人担忧。

但经济学者黄天磊认为,以中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类别来看,尚未出现房屋净值比贷款价值还低而导致业主预期财富缩水,从而不愿还款的趋势。他表示,目前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主要来自房产开发商,而给居民的住房贷款坏账率虽然有所上升,但还“保持在一个比较健康的水平”。 此外,虽然民间投资固定资产的程度出现萎缩,但在其他领域还在稳定成长。尽管如此,黄天磊认为,中国居民最大的资产是房产,占据财富的百分之70至80,因此房价下跌必然会拖累消费。

不过,许仲翔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比起中国房市的隐忧,由于“中国是出口大国、世界工厂”,主要进口国对中国实施关税等限制措施反而将更大程度地伤害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长期以来已从相对自由、支持增长的政策,转向保守安全为上的政策……。这些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出现负面影响。”

记者:乔琴恩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