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06月24日
有片 | 市場活力強 人文圓夢地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訪華強北 助深圳造走向全球
2024-05-29 09:44:09
来源:香港商報網
浏览量:1043
字体:
点击听新闻

5月25日,「2024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一行走進華強北,探秘華強北造夢圓夢密碼。

深圳,改革開放先鋒,夢開始的地方。華強北,蜚聲國際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追夢人的熱土。5月25日,「2024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一行走進華強北,探秘華強北造夢圓夢密碼。與AI寵物機器貓互動,體驗街頭鋼琴表演,電子市場淘得心頭好,華強北博物館追尋歷史,甘泉園「碳」知人文深圳……來自五大洲的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盛讚華強北市場活力強,科創人文並駕齊驅,新質生產力造就無限的遐想。他們紛紛表示不僅要向海外觀眾傳播華強北,還要通過跨境電商方式將「深圳造」帶向全球。

市場是華強北的法則

華強北,世界看中國的一張名片。四十多年改革開放波瀾壯闊,華強北發展經歷了從工業區到以電子交易市場為主的綜合性商圈的轉變。這個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產品交易集散地,2008年被授予「中國電子第一街」榮譽稱號。

為什麼是華強北?「市場,是我們的法則。」在華強北博物館裏的這句話,或許可以給予解答。在華強北的創業企業裏,在人潮擁擠的電子市場裏,都可以看到,華強北市場的強大活力。

「非常嚮往『中國電子第一街』,早就聽朋友說,在華強北,你想要的這裏幾乎都有,而且價格和性價比各方面都非常有吸引力,前沿性的產品也能在這裏找到。」國際日報集團社長兼總裁張萍告訴記者,這也是她決定要放棄其他行程來深圳的原因。參觀期間,傳媒高層走進華強北市場,購買自己的心頭好。「果然名不虛傳。」張萍很快找到了想要買的門鎖芯型號,已加了商家聯繫方式,等回家量好尺寸即可線上購買。美國商業新聞網CEO 繆國濟花了150元(人民幣,下同)就買了一個電子手表,中美郵報副社長魏炯才不久前已在華強北購入新相機,比市場價優惠500元。

市場,是華強北發展起來的活力源泉。數據顯示,華強北有22家專業電子市場,總經營面積40萬平方米,銷售元器件種類超100萬種,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元器件集散地,創下了電子商戶數量、營業面積、產品種類、年銷售額等4個「全國第一」。華強北商圈日均人流約70萬-110萬人次,今年第一季度華強北商圈地鐵客流增長18%,「五一」假期商圈日均人流約60萬,同比增長100%,去年以來商圈消費熱鬧場景5次登上央視新聞……

點讚年輕人創造力強

市場,是華強北的法則,也是企業創新發展的動力。無數追夢人從這裏起步,創新者從這裏啟航。騰訊、大族雷射、海能達等50多家知名企業起步於此,中航國際、中電資訊、賽格集團、華強集團等知名企業聚集於此。

位於中電創新科技集聚示範區的深圳市大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海歸青年於2016年創立。自主研發的機器人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製造生產、商業場景、科研教育、家居生活等多個領域,產品品質及智慧方案頗受市場青睞,以中、英、美、德、法、日等地為核心市場。因具有國際化視野與自主研發創新基礎,大象機器人吸引了一線基金注資,推動全球業務的快速增長。

參觀期間,光華日報署理總經理林星發了解到,這個公司年輕人平均年齡27歲,不由得感慨「現在都是年輕人的天下了,創造力真強」。張萍注意到辦公室裏這群年輕人創業的點點印記,「一群年輕人有這樣大的熱情來關注老年的社會或是幼兒的陪伴,真的很不錯,他們找到了未來的方向,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市場。」埃及《中國周報》社副社長朱新娥說,多元產品研發和多層次的市場拓展彰顯了大國智造的精神,將產品賣向全球,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企業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實力和潛力。

創新永不止步,新征程催人奮進。華強北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經營主體約11萬家,創業密度深圳第一;2023年新增經營主體9850家,同比增長11.3%;企業活躍度75.45%,位居福田區各街道第一。

華文媒體希望助推深圳產品走向海外

當天上午,大象機器人創始人陳昊天向到訪的華文媒體高層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情況和產品特色。陳昊天說,公司早年從協作機器人起家,疫情期間適應市場需求向教育科研機器人轉型,後又根據市場需求,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出了全球首款仿生機器貓。

現場展出的仿生機器貓升級版成為大家的關注焦點,傳媒高層紛紛與其互動拍照。撫摸機器貓,它會發出咕嘟咕嚕的呼嚕聲,跟她說I love you,貓眼睛會冒愛心……陳昊天介紹稱,升級版機器貓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升級,主打老年人市場,以互動陪伴治療老年人的孤獨感,在美國也有銷售。

「這個真的太好了。」美華商報社長周緒庚抱着機器貓說,自己養的兩隻狗狗都不在了,如果能養電子寵物,就不用經受和寵物離別的痛苦。周緒庚告訴記者,這些民用的小商品在美國會有很大的市場,他希望能跟大象機器人合作,通過跨境電商擴大寵物機器貓在美國市場的份額。與周緒庚不謀而合,本报文捷女士也认为机器宠物以“陪伴”的功能,将有着巨大的市场,主動和大象機器人對接,準備洽談跨境電商合作。周緒庚說,浙江有義烏,深圳有華強北,深圳也是沿海城市,海運發達,這對中國產品銷往世界提供了非常好的方式和渠道。

音樂傳遞溫暖 街頭即興彈奏鋼琴

走出大象機器人公司,傳媒高層穿過華強北步行街主街,前往華強北博物館參觀。雨後早晨,空氣中還有些許悶熱。忽聞琴聲悠揚,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們不由地放慢腳步。尋聲而至,原來是有人在街道中間地鐵口前面彈鋼琴。駐足聆聽,沁人心脾。美華商報社長助理祁紅忍不住即興彈奏《致愛麗絲》等名曲片段,指尖跳躍,現場音樂盛宴開啟。

去年底,一位「鋼琴爺爺」在這裏的激情演奏,點燃了路人的音樂火花,引發全場大合唱的視頻,火速傳遍全網。這個公益鋼琴項目還被央視新聞點評為「有溫度的中國式現代化」。祁紅說,音樂是城市發展方向中不可或缺的藝術角色,讓鋼琴這種高雅藝術在街頭落地生根,點燃了人們的藝術熱情,也能傳遞溫暖、引發共鳴,讓民眾的幸福感滿滿。

華強北街道時尚文化特色鮮明,是福田區首個國家級旅遊景區(AAA)、深圳首批國際化特色示範街區,有華強北博物館、「華強北八景」、深圳首個近零碳公園等旅遊資源,以及眾多高端商場。每年舉辦各類演出、展覽、賽事等文體活動超100場,街區文化符號鮮明,公益鋼琴等項目多次登上央視等主流媒體。

博物館沉浸式感受華強北發展史

了解一個城市最直接的途徑,是參觀其博物館。了解華強北,華強北博物館是必參觀點。位於華強北廣博現代之窗大廈五樓的華強北博物館,以人文、科技、時尚、互動等多元呈現方式,講述華強北創業、深圳改革開放和中國電子行業發展相關的故事。

走進博物館,傳媒高層的眼光便被天花板上的創意裝置牢牢吸引住。「這個裝置名叫『創夢空間』,中間最高的圓形建築就是華強北的地標賽格廣場。」解說員邊走邊介紹道,「這是博物館的主形象牆,名為『華強北』,永恆律動是由許多電路板拚接而成,這一條條移動的光線象徵着屬於華強北的獨特智慧基因所構建的世界正在孕育形成。」

跟隨解說員的腳步,大家穿越時光長廊。時光網絡的屏幕上不斷閃現出的不同年代的電子產品,訴說着華強北的故事。「太漂亮了,科技感非常強。」林星發忍不住在時光長廊裏合影。參觀下來,傳媒高層們了解了華強北的發展夢、創業夢、創新夢、未來夢,感受深圳改革開放脈搏,聆聽華強北創業故事。館內的每個環節都設置了體驗互動項目,讓參觀者在身臨其境中與歷史、現在和未來交流互動。

「相信深圳,相信中國。」張萍說,「我感覺這裏是可以造就無限的遐想,可以自由放飛的地方。所謂的自由放飛,是讓你對這些產品的設計沒有這種框架,可以讓你自由地去想象。」

「碳」知·被科技點亮的人文社區

讓華文媒體高層感受到深圳人文氣質的,還有甘泉路近零碳示範社區。甘泉路是深圳一條南北走向、全長僅約200米的小路,隱藏在繁華喧鬧的市中心。這個被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居署執行主任麥慕娜·謝里夫女士稱為「聯合國人居署公園」的近零碳示範社區,獲評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裏原先是個舊停車場,在接受當地居民優化建議後,華強北街道立項通過政企合作共贏共建的模式,建設了智慧立體停車庫和甘泉園。園區內,納米灌溉技術、太陽能智慧燈杆、石籠坐凳、太陽能充電長椅、環保椅子、低碳科普標識牌、互動設施隨處可見。社長總編輯們詳細了解示範社區的建設、使用情況,饒有興致地體驗了太陽能充電長椅,紛紛手機放上去充電,讚嘆「太方便了,低碳又環保。」

據介紹,甘泉路近零碳示範社區是深圳全面落實「雙碳」戰略,積極探索推動城市發展綠色低碳轉型所打造的全市首個近零碳排放示範社區共建示範試點專案。社區由開放式公園、近零碳便民設施、智慧化立體停車庫、文體活動中心等區域組成。

當前,華強北街道「綠美街道」成效初顯,轄區現有17個社區公園、1個市政公園、1條商業步行街,綠化管養面積超過30%,實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15分鐘公園社區全覆蓋目標。(記者 姚志東 林麗青 報道)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