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贸易摩擦只会缓和不会结束,即使达成协议,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特朗普仍有可能撕毁协议。长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
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级,由贸易争端演进为战略资源争夺:特朗普关税威胁,中国以资源牌反击。短期将推高全球通胀,增加资本市场波动,中长期则加速全球供应链从成本优先转变为安全与稳定优先。
短期,供应链的紧张和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抬高美国通胀,冲击美国半导体、汽车等行业,拖累美国经济。稀土在AI芯片、电动汽车、军事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中国控制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美国短期内难以替代。美国AI、半导体、汽车等行业将面临原材料短缺、成本抬升,进一步拉高通胀。
美国当前面临通胀反弹,部分商品受关税影响价格持续回升,后续关税的影响将逐步传导至价格。7月美国核心PCE同比2.9%,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8月美国CPI同比2.9%,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3.1%,环比0.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核心商品环比0.3%,较上月增加0.1个百分点;其中,新汽车环比0.3%、二手汽车和卡车 1.0%、服装0.5%、家用电器0.4%。
特朗普计划对华加征100%关税、美国政府停摆等不确定因素下,资本市场遭重挫。美国股债汇三杀、欧股、中概股遭重创。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6基点,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0基点;美元指数下跌0.6%;道指跌1.9%,标普500指数跌2.7%,纳指跌3.6%,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6.1%;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跌1.5%;比特币日内跌幅达13.5%。
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贵金属期货上涨,预期需求走弱、原油和铜显著下跌。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COMEX黄金期货涨1.6%,伦敦金现涨1.1%,COMEX白银期货涨0.8%;LME期铜跌4.5%;ICE布油跌4.8%,WTI原油跌5.3%。
长期看,成本优先的旧思路正被安全与稳定优先的新逻辑取代,是对全球贸易的重构。美国从人类文明的灯塔国到秩序破坏者,颠覆全球秩序规则,关税武器化极大破坏贸易伙伴安全感,削弱了盟友互信基础。过去美国常以全球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规则制定者的形象示人,强调自由贸易、多边合作等理念,为全球经济繁荣贡献力量。而当前,美国已经从“文明灯塔”到“利益优先”,利用霸权攫取利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种转变表明,美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一个倡导开放合作的领导者,转变为一个更注重自身利益、不惜以牺牲多边关系为代价的逐利者。
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全球化退潮背景下的国际话语权之争,是典型的实力竞赛,是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贸易摩擦只会缓和不会结束,即使达成协议,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特朗普仍有可能撕毁协议。长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
中美领导人将在10月底出席APEC峰会,此次博弈更可能是为了在见面前获得更多谈判筹码,争取更有利位置。见面还是要见的,谈崩的可能性不大,主要看怎么谈判和交易。中国对美国的稀土反制是12月生效,美国对中国加征的100%关税是11月生效,双方会面是在10月底。此次博弈,双方似乎都在告诉对方,都有对方所无法承受的手段和代价,最终目的是为了以战促和,促使对方做出更大让步,达成合作。
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在应对美国贸易战方面更加熟练,比2018年多了更多反制措施。中国暂停采购美国大豆相当于端了特朗普票仓的老巢,中国实施稀土长臂管辖相当于卡了美国高科技的脖子。让对手有所忌惮和敬畏,才可能理性地回到谈判桌上,才可能争取到和平。
特朗普若考虑进一步升级贸易战,将面临三大压力:经济上需避免衰退与市场动荡;政治上须应对党内反对声浪及2026年中期选举的压力;实际效果上,双方互加关税的做法已被证明缺乏实效,这在2025年4月的关税谈判中尤为明显。
展望未来,本次中美贸易摩擦有三种发展路径:1)乐观情景:中美APEC会面,贸易谈判缓和,部分高税率或者非关税壁垒举措可能被削减或豁免;2)中性情景:边打边谈,美国部分上调对华对等关税或对AI、半导体等部分领域的出口管制,中方反制;3)极端情况:贸易战进一步升级,以往双方谈判成果作废,重新加征高关税。
1)乐观情景:谈判缓和,分歧收窄。10月底APEC中美元首会晤,贸易谈判缓和,部分高税率或者非关税壁垒举措可能被削减或豁免。美国可能暂缓原定11月1日生效的100%关税,加征的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中国放宽稀土出口审批。双方在不可靠实体清单有所放松。
2)中性情景:边打边谈,美国小幅上调对华关税或对半导体等部分领域的出口管制,中方反制。双方将在保持对话的同时,在核心领域继续博弈。美方可能延续其策略,进一步收紧对芯片的出口管制。中方则会采取精准反制,例如依据新规,实施稀土相关项出口管制,或继续对涉美船舶征收递进式港口费。
3)极端情况:贸易战进一步升级,以往双方谈判成果作废,重新加征高关税,全球贸易停滞。若谈判彻底破裂,美国可能废除日内瓦、斯德哥尔摩两份联合声明,并对所有中国商品实施100%的全面关税。作为回应,中国可能严格限制甚至中断对美的稀土及相关技术出口,对美国关税给予同等反击。
面对美国的战略遏制,中国最好的应对是保持定力,做好自己的事,“对内攻坚、对外破链”。对内,打铁还得自身硬,全力拼经济,保护民营经济,市场,法治,刺激经济,稳住股市楼市,地方化债。对外,组成关税反制联盟,重构国际经贸多边合作体系,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地位和话语权。
中国需要在美国回归到本国利益优先的霸权思维大背景下,树立并宣扬一种对全世界人民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美好愿景和先进文明;在美国回归贸易保护主义的大背景下,以更加开放大气的姿态走向世界;在美国四面开战的大背景下,全面深入地建立与东南亚、欧洲、日韩、中亚等的自由贸易体系以实现合作共赢;历史是有规律的,凡是不断吸收外部文明成果、不断学习进步的国家,就会不断强大;凡是故步自封、阻碍时代潮流的国家,不管多强大,都必将走向衰败。
摘编稿源:泽平宏观团队
图源:路透社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