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08月26日
《和平将军的女儿》张素久自传在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发行
2025-08-26 22:11:51
来源:中华商报特约记者张齐英洛杉矶报道
浏览量:611
字体:
点击听新闻

《和平将军的女儿》张素久自传与《黄河大合唱》音乐会珠联璧合,见证抗战历史与个人传奇。这位侨领精英白手起家架起中美桥梁,书中揭秘父亲从将军到和平使者的抉择,展现战火余烬中人性与家国的重量。

美西时间8月23日,南加州侨界在洛杉矶市中心迪士尼音乐厅隆重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音乐会,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将《黄河大合唱》与《和平将军的女儿》张素久自传新书出版同步进行,此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这是一部融合战争记忆与个人经历的精品力作,新书不仅见证了和平将军的牺牲与仁爱,还讲述了将军女儿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地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无疑又在中美民间架起一座理解与友谊的新桥梁。

▲中领馆郭志强副总领事致辞


迪斯尼音乐厅是洛杉矶爱乐乐团、交响乐团与合唱团的驻地,举办过贝多芬交响曲等经典节目,李云迪、祖宾·梅塔等音乐家在此登台演出,也是供给世界各国著名乐团、歌唱家演出的殿堂。跟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议会大厦、北京鸟巢一样,因为无比奇妙和鲜明的个性,已成为世界各地摄影爱好者最喜欢聚焦的建筑之一。美国国会议员赵美心来了,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黄洪江、郭志强也来了,还有很多著名的侨领鹿强、张勇、林日升等全来了,超过2000名观众朋友莅临捧场。当张素久在新书发布会现场和音乐会现场致辞时,观众报以长时间与最热烈的掌声,此乃崇高的敬礼!

 

三十年前,张素久创办了《黄河大合唱》音乐会,她不辞辛苦操办了前两届的庆典,给南加州侨胞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约定俗成每十年办一次,延续至今,可见洛杉矶华人对这项爱国主义的活动推崇备至。连任三届总召集人的她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意义深远,通过音乐会能让更多的美国民众特别是华二代、华三代了解中国的抗战史、铭记这场战争,继续促进中美民间友谊,促进世界和平。”

▲国会议员赵美心授证书


历时八年精心打磨的《和平将军的女儿》,从1949年10月1日张素久在天安门广场亲历开国大典时开始写起,越过战火的余烬,沐浴和平的曙光。书中既有父亲在战争年代的抉择和牺牲,也有女儿在和平时期的坚守与传承。这本书叙事生动、情感真挚,让读者在历史纵深中感受到人性、家国与和平的重量。该书是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献礼,要让全世界了解并赞美中国是热爱和平的主导者。

 

据新书编委协调人沈强华介绍:2015年9月初,张素久应邀回北京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大庆,在人民大会堂,国家主席亲⼿给她戴上勋章,当图文报道传到南加州,在侨界引起轰动。策划《和平将军的⼥⼉》始于8年前,“这本回忆录,一定要⽤英⽂书写,我们⾝处美国,要⽤这⾥的⼈看得懂的语⾔来写”。编委先后请两位作家执笔,把动乱时期,乒乓外交,改⾰开放,出国留学等事件,分成章节进行细化与阐述。“这是我⼀⽣的总结,不要怕花时间,一定要⼒求完美”。重大的事件、⼈物及历史评论等,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推敲,⽂稿确定后,编委从美中文化协会创会会长林旭提供的一千多张照片中,甄选和优化270多帧照片。张素久称:“我⼈⽣最后⼀件⼤事,你们终于帮我办成了。”

 

新书发行仪式与《黄河大合唱》合办,堪称珠联璧合,张素久曾吐露心声,她说:“这本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我的人生大事已经完成,希望全世界懂英语的人都喜欢中国人的故事。”这位在洛杉矶华人中威望极高、在全美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的大侨领、多次受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觐见最高领导人。她曾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还光荣当选第五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她现任中国侨联海外顾问、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荣誉理事。


售书处排起长龙,人群蜂拥而至,“开始售书,请遵守秩序!”队伍骚动起来。有一位戴金丝眼镜的女士攥紧钱包,她身旁一位穿灰色西装的男士不停看表,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估计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下午六点开始,很多双手伸向那本墨绿色封面的新书,有人被挤得踉踉跄跄,却小心护着手中的书,宛如捧着奇珍异宝。得到书的人迫不及待翻开扉页,油墨清香弥漫在空气中。


自由撰稿人马克·拉夫特博士已在《今日世界新闻》上发表书评“《和平将军的女儿》——在中美之间架起桥梁”,该书评转到主流媒体Google News谷歌热点新闻上发布,当天的点击率高达数百万次!引得外国友人兴趣盎然。透过张素久的回忆与口述,美国知名作家彼得·凯纳斯作了详细记录和精彩描写,该书探讨了公共服务中的个人成本、遗产利用、仁爱与责任这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将军是一位正直、勇敢、像外交官一样知进退;女儿没有依附在父亲的羽翼下享受荣华富贵,而是披荆斩棘、建功立业、名扬天下!


经历了家园被战火烧毁以及祖国被列强欺凌百余年后,终于迎来了新时代让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时期,在华人社会拥有崇高威望的张素久得到了彼得·凯纳斯的帮助与支持,凯纳斯记录了张素久亲身经历的感人故事,尤其是不远万里从中国来到美国,白手起家、不畏艰辛、卧薪尝胆、拼搏进取,创造了财富自由的同时,果然在民间架起中美友好往来的桥梁。


故事叙述了张素久怀抱为中美两国人民造福的伟大理想,但在现实中却面临各种挑战,她只好忍辱负重、砥砺前行,一面拒绝家族的遗产,一面靠自己的努力树立优雅的形象,奠定牢固的根基。但凡喜爱近代史的人,通过这本书可以发现公众人物背后藏着引人入胜的典故。


当你读完回忆录,会发现自己被深深吸引,进入张素久经历的历史事件的地点和场景中。这让作者想起拍摄《飞虎队》纪录片时,进行剧本编写的案头工作,浏览过一些幸存飞虎队飞行员讲述的抗日战争的材料,那些打败日本侵略者而佩戴军功章的英雄,他们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神奇内幕。


自传的核心内容讲述一位受人尊敬的和平将军的女儿,以灵活的手腕、光明磊落和意志坚定的人格魅力而闻名遐迩。通过张素久的叙述,读者被吸引到在大家族里成长的贵族子女身上,在那里,人们期望值很高,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但个人利益往往让位于民族大业。代际关系、道德责任和追求真理等,证明了她拥有卓尔不凡的智商、可以解决任何复杂问题、从而做到在尊重传统美德的同时开辟生存发展的通道,看完最后一页依然意犹未尽。

戴维 李鑫 张齐英


新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强大的情感共鸣,还有与中国领导层互动的真实目击者的陈述,这些事实对中国未来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佐证。张素久述说自己父亲与最高领导人父亲在一起共事的情景,令人耳目一新。张治中将军曾是蒋先生的幕僚,后来改换门庭,“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从黑暗奔向光明,进入毛先生领导的新政府工作,为了和平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张素久出生名门,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她没有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蹉跎岁月,而是展现自力更生、独立创新的坚强意志;她懂得借用父亲的政治遗产,关键还在于巧用自己的智慧和实力;她平衡了转折关头与亲情舍取的关系,创造了一个层次分明的人生境界,既振聋发聩又令人神往。

 

自传让世人得以一睹张治中将军的风采,将军是一位来自安徽农村的国之栋梁,立志教书育人,当政权一旦落入手中,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福祉,他义无反顾舍弃了自己追求的师道尊严,弃教从政,造福一方。书中还描述了一位尽职尽责的慈母,恪守祖训、相夫教子。父母的尊严、声望和爱情故事,所有的典故以一种适合时代背景的方式传达出来。


从一个孝顺女儿的嘴里讲述了父亲的丰功伟绩和巨大的牺牲,将敌对双方召集在一起,找到了一条抛开分歧、避免自己人杀戮自己人、团结多数人共同抗击日本战争狂魔的胜利之路,支持中国加入正义的联盟,同时揭秘了女儿通过生动的回忆眷恋逝去的青春岁月,抓住读者的好奇心使其废寝忘食。

 

对于触动思想和灵魂的文学作品而言,《和平将军的女儿》可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也是对家庭持久的纽带、英雄主义的代价、开辟自己的道路时发现了强大力量的优美颂歌。突出人物深度指主角被充分证明:真实、内敛、有缺陷,但她的同情心和韧性却鼓舞他人。情感共鸣多指作者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和在个人奋斗的亲密性之间取得了某种微妙的平衡。灵活的写作风格含有诗情画意,忒接地气,以微妙细致的手法描写宏大的历史场面。

 

多样化合奏,需要值得信赖的盟友、持鄙视神态的对手和琢磨不透的导师,来演绎变化无常的人性,曾与住在张家的毛伟人跳舞,给主要内容增添了精彩度与立体感。在战争与和平、生灵涂炭,民族兴亡的关键时刻,凸显了伟人气吞山河的气概。探讨了伴随政客的私人清算以及对美国华人社区的积极贡献,体现在压力下的主人公由勇气、怀疑和最终占有而明确定义,感受了人性化的温暖,验证了真假难辨的存在,容易理解却无端折腾,倒是适合普通读者或文学爱好者。


希望读者喜欢这本书,毕竟它是探索个人生活和社交活动的文艺作品。想了解中国现代历史的人,包括战前的贫穷状况和战后恢复重建等情况在内的信息,之所以被有关政治遗产、家庭期望和自我定义的叙述吸引,是因为任何喜欢情感沉浸式的人,根本没有办法拒绝这些仍然保持叙事分量和主题深度的故事。


(感谢沈强华、何树凤、蓝菁、黄艾、李鑫等人提供的资料和照片)

 

中华商报特约记者张齐英洛杉矶报道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