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人皆知周总理盛赞"兴隆咖啡世界一流",却少有人知晓,从1887年一封划时代的"咖啡专电"发出,到"兴隆咖啡"的美名远扬,其间凝结着跨越三个世纪、不同领域的领袖情怀。
世人皆知周总理盛赞"兴隆咖啡世界一流",却少有人知晓,从1887年一封划时代的"咖啡专电"发出,到"兴隆咖啡"的美名远扬,其间凝结着跨越三个世纪、不同领域的领袖情怀。驻足"三情香"咖啡馆,墙上的老照片里那些斑驳的身影仿佛在低语:真正的领袖,总能在战火硝烟中播撒繁荣的种子。
中国官方文献中首次出现的"咖啡"一词,源自1887年一道充满远见的"咖啡专电"。在电报尚属尖端科技的晚清,这份由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发往海南兴隆的电文承载着特殊的历史重量。时任提督冯子材将军在镇南关大捷(1885年)后,奉命率军入琼平叛之后,执行张之洞《剿抚各黎开通山路折》的战略,开辟贯通五指山的"十字路",上奏开筑进入五指山区的“十二大道”,其中第二条的始发站,就是“万州之兴隆、五甲西北行,经长沙营、什密、禁会、南峒、七村,出五指山之东,亦抵牛栏坪”,同时在海口、兴隆、陵水、南丰、崖州等5地首设电报局。在"咖啡专电"电文发出的前一日,冯子材将行辕从万州城移驻到兴隆。同时,“兴隆”这个新地名第一次见诸史料,或者说这片土地被赐以"兴隆"的名字,寄托了对未来的殷切期许。
这封“咖啡专电”的背后,暗藏着一条改变海南命运的道路。如今琼中县仕阶河畔的摩崖石刻群当中,有冯子材下属“独山都启”撰写的颂辞,其中有“前有海瑞,后有冯公。通道设县,志继刚峰”。在冯子材下属撰写的颂辞当中,明确提到冯子材开通以五指山为中心的“十字路”,在五指山中部设立有中央政府直接管理郡县,代替传统世袭的土官制度,这是继承明代清官海瑞的志向——“通道设县,志继刚峰”,“刚峰”是海瑞的号。为什么冯子材认为自己是继承海瑞志向,这又是另外一个课题。在冯子材修路的过程中,黎族领袖王国兴之父王政和作为六峒总管,曾全力协助修路。王国兴因带领黎族起义并主动寻找共产党,被毛教员誉为"中国少数民族革命第一人"。
被孙中山称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的张之洞,其"咖啡专电"中那句"其利胜于茶而不劳",不仅暗含以咖啡产业抗衡西方贸易的经济谋略,更彰显了洋务派改革者的民生视野。肩负引种咖啡使命的张廷钧有南洋经商经验,为这项事业注入了国际视野。耐人寻味的是,在张廷钧等探索南洋咖啡如何扎根海南的岁月里,毛教员(1893年)与周总理(1898年)相继诞生,仿佛预示着未来与这片土地的缘分。
历史的长河奔涌至1950年代,周总理视察兴隆时连饮三杯咖啡,欲取第四杯时被邓颖超同志含笑劝阻。那句"兴隆咖啡是世界一流的"的赞誉,伴随着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人的足迹,让兴隆咖啡成为新中国外交宴请的"红色名片"。
从海瑞开通“十字路”的构想、张之洞的产业宏图、冯子材的戍边拓荒,到归侨的辛勤耕耘,再到新中国领导人的关怀,这条"领袖情"的脉络在三情香的咖啡杯中流转百年。当灯光温柔地漫过斑驳的照片,每一滴醇香的咖啡里,都沉淀着跨越时空的智慧与情怀。
编辑:李长茂
审核:姚德天
发布:办公室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