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12月26日
我走遍四海,就是为了与本真的生活相见——访《本地生活学》作者贾听鹂
2024-12-25 14:17:20
来源:慈春雷
浏览量:28
字体:
点击听新闻

用热爱行走世界,时刻践行将研究成果书写在大地上。近日,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品的新书《本地生活学:00后女孩给老爸上的十堂文旅课》新书面世。在此之际,让我们通过著名城市品牌策划人贾云峰先生女儿贾听鹂 的采访,看青年视角如何理解“本地生活学”。

用热爱行走世界,时刻践行将研究成果书写在大地上。近日,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品的新书《本地生活学:00后女孩给老爸上的十堂文旅课》新书面世。在此之际,让我们通过著名城市品牌策划人贾云峰先生女儿贾听鹂 的采访,看青年视角如何理解“本地生活学”。

从奶茶咖啡与茶的代际恳谈而来

问:听鹂你好,感谢你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本地生活学:00后女孩给老爸上的十堂文旅课》这本书记录了关于“本地生活学”的父女对话及思考,能谈谈最初写作这本书的缘由吗?

贾听鹂:其实这本书也反映了关于两代人不同的思维观念。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拿我和我父亲来说,我爱喝奶茶咖啡,我父亲爱喝茶水,我喜欢节奏快的摇滚,我父亲爱听轻缓民谣。年轻一代和中年一代在生活方式上是迥然不同的,这种不同往往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父亲他们的生活更加稳妥、平和,而年轻人这一代更加注重于自身的提升与新鲜感。

代际鸿沟其实是一场关于理解与成长的对话,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在这种代际差异背后,折射出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根据我与父母相处的经验,要化解这种和长辈间的代际矛盾,关键在于理解对方,平衡双方需求。尽管两代人在观念和生活方式上有诸多不同,但是大家对于生活的追求是一致的,那就是:追求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00后,年轻人的旅行态度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变,从单纯的景点打卡到追求深度的本地生活体验。大家可能更渴望通过旅行体验展现自我,追求与众不同的风景,以及个性化、独特性的美学体验。

我想记录下来这些,并将其拓展到更高的层面,放到一个大的范围,本地生活学将来会为城市带来什么,因此这本书就这样诞生了。书里一共有十个章节,也是十堂课的对话形式,记录了我和父亲的所思所想。

00后的我,想自由自在像一朵云

问: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它是十堂课这样的一个形式,是出于什么目的来这样设置的呢?

贾听鹂:这样的设置其实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体系,很方便读者去阅读,章节内容有着明显的递进关系,也很有趣味性,我自己蛮喜欢。

在上海街头,不同的交谈场景切入,不同的对话主题,每一堂课它既是我们父女两个人深度的文旅思考,也列举了一些城市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大家还能在书中看到我的部分真实生活体验分享,比如这些年在国外国内的一些生活感触思想,以及我们这代年轻人对于新兴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真心希望,此书能给大家带去些许内在的收获。若是大家也觉得是本好书,建议把它分享给身边的友人阅读。想要了解本地生活学,这十堂课里就有很多精彩之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本书。

问:您在书中写道,“本地生活学理论的诞生,让我们重新关注到城市的本地生活也是一种生产力,是创造城市经济价值的新风口“。对城市来说,如何持续吸引年轻人是一个重要工程。作为一名00后,你认为城市该如何打造年轻一代的生活产品呢?

贾听鹂:最近几年,不论是围炉煮茶、特种兵式旅游、Citywalk等新兴旅游方式的异军突起,还是大理、哈尔滨等目的地的火爆出圈,都离不开年轻人的热情参与和有力推动。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恰恰反映了年轻人追求个性、自由、沉浸式的旅游方式。

现在的年轻人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喜欢新奇乐,也热爱去体验不同特色的本地生活,追寻地方的“烟火气”。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旅游市场的发展,也催生了很多的新消费和新业态。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是更倾向于为城市“体验”而消费的。00后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更看重个人感受,乐于尝试新事物,愿意为体验感付费。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打造本地生活。本地生活学打造的产品就是类似人的“精神故乡”。我一直在国外生活比较多,很多时候,我最想念国内的地方可能就是满满溢溢的人间烟火气。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充满思绪。本地生活学其实就是人的生活场域,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单一形态,更成为城市的一种综合文化符号,同时也是真实生活与游客心中理想生活合二为一的快捷方式,通过聚焦于居民生活细节,给予人们日常的点滴温暖。

所以一座城市想要构建吸引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首先就要打造沉浸式的本地生活。比如说我在书中也有写过情绪消费的内容,就是结合情感诉求趋势,打造年轻人喜欢的新生活方式,呈现生活美学地,建立起城市自身的竞争优势。

我中意城市墙角夹缝中的那株野草

问:本地生活确实有着足够的吸引,可是现今一些城市在追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会忽略甚至破坏掉一些老旧建筑风貌,这样反而会失去城市当地文化特色。如果能给城市管理者提一些建议,你从年轻人的角度看应如何保护好城市本土文化呢?

贾听鹂: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一些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确实在逐渐消失。尽管城市生活十分便利,但乡土文化的消失却让人感到惋惜。可以想象,如果这些生动的本土文化都不存在了,大家都会失去心灵的“家乡”。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空间,只会是一个苍白的普通城市,它是无趣的,没有意思的,这种生活不会吸引人。

千城一面是很糟糕的情况,我觉得十分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去保护城市特质和本地生活空间。比如说我的家乡上海,作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融之地,文化充沛,上海话、沪剧、弄堂等等都是上海重要文化符号,它们代表着上海的历史和特色,如今被很好的延续下来。多少年来,多数上海人就是穿梭在这些狭窄而悠长的弄堂里,用上海话交谈,在这里度过了漫长的人生,并且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

所以城市管理应当延续城市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比如在城市更新中不大拆大建、不拆真建假,不破坏传统风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古树古村落等。只有真实可感的幸福,才是最动人的本土烟火气。

问:现如今旅游对于很多人的意义发生变化,大家都倾向于寻找慢节奏和沉浸式的旅行生活。针对这方面,本地生活学理论能够为城市带来什么新变化?

贾听鹂:大家都向往“诗和远方”,从旅行中获得治愈感。本地生活理论就是在“生活学”的基础上发展演变的。打造本地生活,也就是打造难以忘怀的地理记忆,反映了文旅的真实体验,也成为代表城市的一种综合文化符号。

本地生活致力于深入挖掘城市本地文化内涵、生活方式等核心内容,并将这些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从而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城市品牌,然后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并因为本地特色生活留下来。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本地生活学未来将会推动城市坚持保留自己的温度,保护当地文化特色,并因此实现“城市本地生活”产业的重塑。城市的发展,不应单单聚焦在那些光鲜亮丽的事情上,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平淡却美好的事物等待发掘。

我相信在更多同龄人的参与和推动下,旅游业也有望迎来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新时期。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比较多样化,以及他们对于沉浸式本地生活的追求,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秦文杰

来源:慈春雷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