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捐赠行为及其重要性。
▲ 2005年10月19日,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图/视觉中国
1895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通过遗嘱形式,明确将他的剩余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将所产生的利息作为奖金,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自此,他也成为了捐赠体量最大,社会影响力最强的科学家之一,开启了科学家捐赠的先河。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科学家捐赠层出不穷。其后的科学家捐赠,尽管捐赠量级与影响力与诺贝尔相比存在差距,但也日益成为一支新兴的、极具影响力的战略性捐赠力量。
本文所定义的科学家捐赠,主要是指依然在大学工作,已经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所做出的针对性回馈行为;或是曾在大学工作并在某一领域获得杰出成就后,在走出校园获得巨大资金回报后做出的捐赠行为。从更为广义的角度来看,也有一些科学家弟子,或是科学家所在领域的相关企业,以科学家名义进行的纪念性捐赠行为。
这些年,以各种方式做捐赠的科学家们
2024年5月,“量化之王”詹姆斯·西蒙斯去世,享年86岁。作为量化投资模式的开创者,这位传奇人物创建的大奖章基金依然保持着量化投资领域的最佳业绩。同时,由于具有数学家、投资家、慈善家合体的特质,他的影响力同时覆盖了这三个领域。他去世引发的波澜,在这些领域久久不能平息。他的传奇一生,最终也让他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大奖章”。
从他的慈善捐赠轨迹来看,西蒙斯及其基金会的资助方向主要包括数学与物理科学、生命科学、自闭症与神经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与文化等,受益机构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市立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也包括纽约K12教育系统。西蒙斯的捐赠资金体量大,用途相对聚焦,并且与其他的金融家、实业家捐赠不同。他本人就是数学家、科学家,曾经在这些大学接受教育或开展研究,因此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科学家捐赠行为的关注,西蒙斯本人也成为了科学家捐赠模式的引领者与代表性人物。
▲吉姆·西蒙斯。图/SIMONS FOUNDATION/Béatrice de Géa
事实上,不仅仅是经常向大学豪捐的西蒙斯,近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科学家通过各种形式做出捐赠承诺,支持相关学科发展,科学家捐赠日益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捐赠类型。与西蒙斯类似,另一位有代表性的科学家捐赠者是罗伊·瓦杰洛斯(Roy Vagelos),他曾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工作了十年,然后加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担任教职,并于1966年成为生物化学系的主任。1975年,他离开了学校加入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其后担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2017年罗伊·瓦杰洛斯向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捐赠2.5亿美元。
2023年,罗伊·瓦杰洛斯夫妇再次向哥大捐赠1.75亿美元,改变博士生资助方式,同时支持有抱负的科学家在基础生物学和临床医学方面发展专业知识。此外,他们还向哥大巴纳德学院捐赠5500万美元,用于翻修和扩建科研中心报告厅,并支持女性从事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职业。值得一提的是,在默克公司任职期间,他还曾以700万美元的低价,将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给中国。
不仅是在国外,中国也有不少科学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捐赠,支持教育、文物保护等各项事业发展。1998年,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决定将他和夫人的全部积蓄及家人的部分存款捐出,设立“䇹政基金”,支持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等4所大学的优秀本科学生,尤其是支持非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利用暑假和课余时间了解科学研究领域的工作。其后,他还将上海故居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
2023年,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向北京大学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
▲2011年8月16日,甘肃敦煌,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检查莫高窟北区洞窟加固后的情况。
类似的捐赠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向中国船舶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崔崑教授多年来捐资助学已超1000万元。202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王振义将所获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的百万元奖金全部捐给扶贫基金会,早在2010年,他就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500万元巨额奖金中的绝大部分捐给了上海交大医学院。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等都是科学家捐赠群体的杰出代表。从捐赠对象来看,这些科学家大多面向自己曾经就读的,或是自己曾经工作的大学或科研机构捐赠,也有一些科学家会向自己伴侣的母校捐赠,如罗伊·瓦杰洛斯所捐赠的巴纳德学院,其夫人戴安娜1955年就曾毕业于此。同时也有一些科学家面向国家战略,对长期性、战略性项目进行捐赠支持,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前不久捐资设立专项教育基金,旨在支持教育领域人才培养,鼓励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学子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有意思的是,在美国,不管是罗伊·瓦杰洛斯,还是西蒙斯,再或者是经常向康奈尔大学捐赠的雅各布斯(Irwin M. Jacobs),他们的很多捐赠都是夫妇共同实现的。雅各布斯博士毕业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教职,其后加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此后创立了技术咨询公司Linkabit和高通(Qualcomm),他的夫人是康奈尔大学校友。早在2013年,雅各布斯夫妇就向康奈尔大学捐赠1.3亿美元,其后又有多笔大额度捐赠。今年5月,雅各布斯的夫人逝世,享年91岁。
科学家捐赠,资金从何而来
不考虑房产、手稿、专利等捐赠形式,仅从现金捐赠情况来看,科学家捐赠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工资收入、各类奖项奖金、创业与经营收入、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等。西蒙斯的捐赠资金主要来源于其创办的量化投资机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经营收益,罗伊·瓦杰洛斯的捐赠资金则来自默克公司的股权、分红及其他薪酬收入。
我国的科学家捐赠,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级各类奖项收入,如樊锦诗就是将获得的“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 “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全部捐出。王振义院士、刘永坦院士捐出的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类似的还有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他在获得全球最大教育奖项“一丹奖”之后,决定捐出个人奖金1500万港元和项目资金1500万港元,建立一个“新教师”专项基金。
▲2011年1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医科大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振义。图/视觉中国
在国内,也有将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进行捐赠的科学家。2020年,河南农业大学王泽霖教授将毕生科研成果转化费8208万元捐给学校,用来建设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他所创制的新兽药产品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养禽业的疫苗免疫效力低下的难题,在国内多家著名生物制品企业规模化生产,科研成果转化费大多来源于此。202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教授向医院捐赠1亿元,设立规培专项基金,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这笔资金来自刘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所得,他研发的麻醉新药在2020年进行了转化并获得了1亿元奖励资金。
经常性捐赠的科学家,都具有哪些特质
总体来看,经常性捐赠的美国科学家群体,特别是高频次、长周期、大额度捐赠的科学家群体,大多与西蒙斯、罗伊·瓦杰洛斯一样,具有跨界、冒险、勇于探索的特质,睿智、热情且极富个人魅力,并且在职业生涯早期有着转换赛道的经历。从捐赠方向来看,他们往往会聚焦于母校或是曾经工作过的机构,在特定议题和领域进行捐赠。如西蒙斯的捐赠大多围绕数学领域展开,而罗伊·瓦杰洛斯则更关注医学领域。
而我国的科学家捐赠者,则往往更具有家国情怀,大多深耕专业特定领域数十年,转向实业领域的不多。从捐赠方向来看,一般会向自己所在的高校或机构,以及学科或领域进行捐赠,这与国外情况倒是有几分相似。从年龄层次来看,一般此类科学家年纪偏大,大多已经在这一领域或行业深耕多年,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捐赠资金基础。
此外,具有常人所不具有的远见与洞察力,是这类科学家捐赠者的显性特质之一。早在2004年,西蒙斯就创立了一个名为Math for America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吸引和支持纽约市学校的优秀数学教师,现在每年有 1000 名教师获得支持,占到了纽约市从事STEM教学师资的10%。这些初高中数学老师每年可获得1.5万美元的额外津贴,并能够获得额外的指导,支持他们在数学教学领域长期坚守。
1996年,李政道在夫人去世后,将全部私人积蓄以及部分亲友的捐赠近100万美元,在美国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委员会设立了“秦惠䇹-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以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基金自成立起,一直致力于支持优秀本科生投身科学研究,激发他们对于科研的认知和兴趣,树立追求卓越的科研精神。立项并成功结题的学生被称为“䇹政学者”。如今“䇹政学者”已经成为优秀的代名词,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投入科研领域。
科学家捐赠,不只是资金方面的价值
正如科学家是一种战略资源一样,科学家捐赠也不同于其他捐赠形式,是一种战略性捐赠资源,对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乃至全社会公益慈善文化的培育都具有重要价值。
最为特别的一点,就是科学家作为捐赠资金的供给者,与常规的捐赠者相比,更了解需求侧的情况,甚至自身就是长期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的研究者。例如西蒙斯会更了解数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在关键领域或关键方向上能够给予资助,对受捐大学产生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捐赠鸣谢曾经提到,自西蒙斯夫妇于1983年捐赠第一笔 750万美元以来,他们和西蒙斯基金会已向石溪分校捐赠了超过12亿美元,同时还激励了2100多名其他捐助者向该大学捐款。他们的支持,给石溪校区内外各个角落带来变革性的发展。
通过捐赠给教育事业带来长远影响的还有马丁·范德普洛格(Martin J. Vanderploeg)。他是云计算软件公司创始人,曾在爱荷华州立大学担任机械工程终身教授,创建并指导了可视化实验室。2022年,他向密歇根州立大学捐赠1700万美元设立奖学金,以支持那些在家庭中第一个上大学的第一代学生。他曾在这所大学获得机械工程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总的来说,科学家,作为高等教育捐赠人群体当中的特殊成员,更熟悉高等教育场景,最能够深刻感知前沿领域科技变革态势,集捐赠人与某一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于一身,最熟悉关键领域的症结与瓶颈,也最容易成为这个领域关键技术突破的战略性助推者。
此外,这些科学家社会影响面广,其捐赠引发的涟漪效应,会引发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这一领域,产生一定的示范倡导与带动效果。在当前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格局之下,科学家捐赠本身就是将三者有机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弥足珍贵且极富影响力的战略性捐赠。
管好用好存量科学家捐赠资源,积极拓展增量捐赠,提高科学家在捐赠过程中与受助对象的互动与交流,不仅对高等教育慈善领域,对整个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
作者:杨维东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