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压力及应对策略。
本报讯 【实习编辑赵童瑶综合报道】2024年高校毕业季即将来临,中国将迎来1179万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然而,他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经济增长放缓、行业结构调整、就业市场饱和等因素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极为严峻。
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4年,高校毕业人数1179万,同比增加21万人。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迁,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这1179万的大学生,他们怀揣着梦想与期待,却再次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严峻挑战。
历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
据中国智联招聘网《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今年普本(注:非双一流本科院校)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33.2%,较去年2023年下降17%,同时也低于普本院校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43.9%。
“就业难”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就业情况
很多人说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是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其中的原因是大学生不愿意降低身段,不愿意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造成高不成、低不就。
但是,在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市场日趋饱和的大背景下,人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消费和出口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整体性投资过剩、消费增长乏力、外贸出口困难加大,这些都给经济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多方面因素导致“就业难”
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陷入泥潭。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减9.5%,跌幅较1-2月扩大0.5个百分点,而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则同比下跌19.4%,销售额更大跌27.6%,头部房企恒大已经宣告破产,更多中小型房企更是度日如年,惶惶不可终日。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建筑业、水泥、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上下游行业的疲软,更对整个就业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的形势也愈发严峻,生存压力不断增大。作为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承载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带动就业人口超过2个亿,解决社会新增就业90%的力量来自于中小企业。但这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资源逐渐向头部靠拢,包括国企、央企、上市公司,这些企业无论是营业额、还是利润都在增长。而中小规模的企业,本身缺方法、抗风险能力弱,在经济下行中过程当中尤为艰难。如今,很多商铺商场关门歇业,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因经济环境不佳,难以承受高成本,纷纷裁员或倒闭。这使得大量本应由这些企业吸纳的劳动力流向了更加有限的就业市场。
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带来了企业裁员和招聘缩减的现象,尤其是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最近,很多互联网大厂正在降本增效,疯狂裁员。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裁员14369人,都要赶上去年整年的数量。另外,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ChatGPT等高效工具的普及,使得许多传统岗位面临被取代的风险。企业在追求降本增效的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技术手段来替代人力,这进一步挤压了就业空间。
截至2024 年 5 月 17 日,很多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确定毕业去向的只有42.26%,整体毕业去向落实情况比去年略差(同比负 0.55%)。另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春季招聘市场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全职岗位数量同比下降了约15%,尤其在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招聘规模明显收缩。此外,BOSS直聘的实时监测数据表明,今年春季期间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新增职位数减少了近20万个。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背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很多毕业生开始考虑其他出路。
政策支持和社会责任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新兴就业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同时扩大央国企和政府机关的招聘数量,以缓解就业压力。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企等提供的“铁饭碗”岗位,成了大学生眼中的香饽饽。最近,全球顶尖名校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即将入职乡镇公务员、8000+大学生报名宁夏煤业井下操作工的消息冲上了热搜。这些现象都表明,稳定的生活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这也许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也许是一个新的机遇。
除此之外,想要真正解决就业问题,应该从改善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环境入手。特别是彻底改善市场环境,鼓励支持青年创业。最近三四年,受到国际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中国青年的创业热情大大降低。这不仅增加了就业压力,也对中国创新能力是极大的伤害。鼓励青年人创业,不但可以自行解决就业、创造就业岗位,还是推进技术革命和业态升级的最强劲动力,它孕育着国家未来无穷的希望。
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市场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政策和就业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应届毕业生。同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职场中的基本保障。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提供更多实习和见习机会,为毕业生提供成长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职场。同时,企业应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福利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毕业生的“破局之策”
很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一方面,不愿意降低期望;另一方面,市场上的优质岗位供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需要调整心态,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放下“孔乙己的长衫”,更加务实地看待就业形势。
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秉持“先上车”的原则,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作为起点,逐步积累经验,积极拓展人脉,锻炼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寻找更为理想的机会,实现以时间换取职业发展的空间。这样的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也是人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可以深入反思自身的优势与兴趣,以兴趣为导向精准求职,拓宽就业视野。除了传统的就业岗位,还可以考虑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兼职等多种形式。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这些多元化就业形式的支持与引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
在求职过程中,学历只是“敲门砖”,企业更看重的是实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因此,毕业生需要注重自身职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实习和项目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希望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个人价值和梦想,迎来自己的天赐良机和高光人生。
综合新闻素材源自:新华社、中国政府网、公众号八戒课堂、销售与管理和思辨观天下等媒体平台。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