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06月26日
世界银行报告:全球经济增长趋于稳定 中国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保持增长势头
2024-06-15 11:33:26
来源:中华商报
浏览量:575
字体:
点击听新闻

世界银行报告预测2024-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强调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政策。

本报讯【记者葛瑞诗、实习编辑赵童瑶综合报道】近日,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将迎来三年来的首次稳定增长,但与历史水平相比,增速仍显疲软。世界银行随后还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指出,中国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服务消费支出保持强劲,但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仍在继续。

《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稳定在2.6%,随后在2025-2026年小幅上升至平均2.7%。这一增速显著低于疫情前十年3.1%的平均水平。报告强调,这意味着覆盖世界人口和全球GDP 80%以上的国家,2024-2026年的经济增速仍将低于疫情爆发前的十年。

报告预计,2024-2025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增长率为4%,略低于2023年。同时,低收入经济体的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3.8%加快至2024年的5%。然而,与1月份的预测相比,四分之三的低收入经济体2024年的增长率在此次预测中有所下调。发达经济体2024年的增速将稳定在1.5%,并在2025年升至1.7%。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表示:“在疫情、冲突、通货膨胀和货币紧缩政策引发各种动荡四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似乎正在趋于稳定,但增长速度低于2020年前。世界上最贫困经济体的前景更令人担忧。它们面临沉重的偿债负担、日益缩减的贸易机会和代价高昂的气候事件。发展中经济体必须找到鼓励私人投资、减少公共债务以及改善教育、医疗和基本基础设施的方法。如果没有国际支持,那些最贫困的国家——尤其是有资格获得国际开发协会优惠援助的75个国家——将无法做到这一点。”

预计四分之一的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的贫困程度仍高于疫情前的2019年,对于脆弱和受冲突影响的国家来说,这一比例是前者的两倍。2020-2024年间,近一半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这是自1990年代以来的最高比例。预计到2026年,这些经济体的人均收入年均增长3.0%,远低于疫情前十年平均3.8%的水平。

《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还指出,预计2024年全球通胀将放缓至3.5%,2025年降至2.9%,但下降速度比六个月前的预测要慢。因此,很多国家的央行在降低政策利率方面仍将保持谨慎。按近几十年的标准来看,全球利率很可能仍将保持高位——2025-2026年平均约为4%,大约是2000-2019年平均水平的两倍。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局局长阿伊汗·高斯表示:“尽管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有所回落,但核心通胀仍相对较高而且可能保持下去。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可能会因此推迟降息。高利率维持更长时间的环境意味着全球金融条件趋紧,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大为放缓。”

世界银行本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还包含两个重要的分析章节。其中之一概述如何利用公共投资来加快私人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报告指出,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的公共投资增长已经减半,过去十年的年均增长率降至5%。然而,公共投资可以成为强有力的政策杠杆。对于财政空间充足、政府支出效率较高的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公共投资占GDP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使中期产出增加1.6%。

另一个章节探讨了小国(人口在150万左右或更少的国家)长期面临财政困难的原因。35个小国发展中经济体中,有五分之二正面临债务困境高风险或已经陷入债务困境。这一比例是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两倍。小国需要进行全面改革来应对财政挑战,主要途径包括通过更加稳定和有保障的税基获得财政收入、提高支出效率,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采用财政框架来管理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其他冲击。

尽管全球经济在2024年将首次趋于稳定增长,但长期经济增长仍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资源错配问题。世界银行同时警告称,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太慢。如果没有加强国际合作,没有齐心协力推动促进共同繁荣的政策,世界经济可能会陷入“慢车道”。发展中经济体和低收入经济体需通过加强公共投资、减少债务和改善基本服务来推动经济增长。另外,国际社会有针对性和相互协调的政策也有助于推动这些国家走上更加可持续的财政道路。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对地区的展望

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简报:超越房地产的增长——周期性上升与结构性挑战》》指出,在出口改善的推动下,2024年初中国经济活动回暖,但国内需求增长放缓。预计2024年中国GDP增速为4.8%,较2023年12月的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这次上调一方面是因为出口强于预期,同时也反映了政府的房地产支持政策和财政支出增加的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的上行和下行风险大致平衡。从上行风险来看,房地产业更早企稳和财政支出高于预期可能会使经济增长高于当前预测。如果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包括为私营部门创造有利环境,可能会提振短期信心和长期生产率增长。下行风险包括房地产市场复苏延迟至2024年以后,通缩压力持续存在,全球增长低于预期以及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华玛雅表示:“中国实施结构性改革既有助于在短期内保持增长势头,也有助于实现长期目标。加速向碳中和转型的政策可以促进对绿色技术的需求,而处置房地产和其他行业的债务问题,让难以为继的企业退出市场,则可以减少不平衡,释放资源供生产率更高的企业使用。”

《中国经济简报》 还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和不平等的影响。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将产生广泛的经济影响,但只要政策得当,人口结构的转变是可以应对的。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米莉莎说:“中国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延长工作年限等政策来克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挑战。可负担的托育服务、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消除招聘中的性别偏见、提高退休年龄以及技能提升和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措施,都有助于扩大中国的劳动力队伍并提高劳动生产率。”

综合新闻素材源自:世界银行、路透社、第一财经资讯和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等媒体平台。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