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06月26日
中日韩优先修复关系,避开深谈安保
2024-05-28 17:41:17
来源:中华商报
浏览量:417
字体:
点击听新闻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经济合作方面取得成果,重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为契机,恢复关系并解决人员交流等实务性领域问题。

▲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5月27日)

中日韩举行4年半以来的领导人会议在推进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将以重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为契机,从人员交流等实务性领域开始恢复关系。在安全保障问题上,围绕朝鲜和台海局势存在认识差异,在联合宣言中也避免深入讨论。

5月27日在首尔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和韩国总统尹锡悦均多次使用了“三国合作”这个说法。

定期举行会议 

此次还举行了联合记者会。而2023年11月的中日韩外长会之际因中国原因而放弃记者会。联合记者会强调了定期举行三国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的必要性,三方都表现出为改善关系而妥协的姿态。

自2019年12月以来,因各国关系恶化而中断的领导人会议之所以重启,是因为三国围绕此次协议支柱的经济领域达成了共识。经济低迷的中国多次向韩日要求重启自贸协定谈判。

中国目前正面临房地产停滞带来的需求低迷和地方财政恶化。实际经济增长率降至5%左右,正在失去以往的强劲势头。

如果中日韩自贸协定实现,除了东亚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之外,还将诞生3个国家组成的亚洲巨大经济圈。

中国还在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均为美国缺席的框架,希望寻求扩大影响力。

日韩两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都是世界上最高的,与中国经济脱钩并不现实。还受到人口减少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困扰,存在激活经济不得不依靠中国力量的一面。

日本一直与美欧和韩国合作,致力于解决中国带来的经济安全保障问题。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领导人会议上强调了“基于规则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性,提出中国补贴政策等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等。

尽管如此,日韩之所以在重启自贸协定谈判等经济领域与中国达成妥协,是希望借此在安全领域尽可能争取中国的让步。

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断的这4年半时间里,发生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事件,中国增强了军备,扩大了在南海和东海的活动。

日本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台海紧急情况,2022年底决定加强防卫力量。此次会议是中国在台海进行为期两天的军事演习之后举行的,日本希望与韩国一起敦促中国维持东海稳定。

中国将台湾问题定位为不能让步的“核心利益”。李强在会议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中日韩要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矛盾分歧,照顾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

岸田文雄指出“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单方面改变现状”。在5月26日的中日领导人会议上,围绕台湾的主张也是各说各话,在对外发表的场合避免了具体提及。

“无核化”倒退

在会议之前持续协调的是应对朝鲜问题。日本的外务省官员表示,事务级的磋商一直持续到会议当天的凌晨。

岸田文雄和尹锡悦在会议中要求三国针对朝鲜“无核化”展开合作,试图拉拢日益靠近朝鲜的中国。岸田文雄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再次确认了朝鲜无核化和朝鲜半岛稳定是中日韩的共同利益”。

联合声明宣言仅表示,“我们重申了各自在地区和平稳定、朝鲜半岛无核化和绑架问题上的立场”。

在上次2019年12月的领导人会议上,三国就推进“无核化”达成了共识。中美对立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对朝鲜局势等产生影响,东亚的安全环境变得更加严峻。此次与4年半前相比,令人感觉在安全领域立场有所不同。

除了联合宣言外,三国领导人还就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传染病防控的联合声明达成一致。

确认了建立旨在应对快速技术进步的知识产权制度、为旨在妥善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则改善而展开合作等。表示将把中日韩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扩大至第三国,并考虑与东盟(ASEAN)等成为合作伙伴。

围绕传染病防控,三国提出共同努力,在提高获得疫苗等的公平性、强化医疗从业人员能力、为国际机构和资金资助等方面做出贡献。

日本经济新闻:三木理恵子 首尔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