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06月21日
坚持传道授业解惑 不辞辛劳科研育人
2024-05-24 09:25:58
来源:中华商报
浏览量:907
字体:
点击听新闻

徐洪才教授的成就和贡献,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更在于他对经济学教育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以及他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的中国学者的风采。他的工作和成就,无疑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传道授业解惑 不辞辛劳科研育人

——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徐洪才

卢琳,《中国科技财富》杂志2024年第1期

30多年来,徐洪才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经济研究成果,还坚持“传道、授业、解惑”使命,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端经济人才。经济学家通常是指在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具有杰出成就的学者。根据经济学家在不同机构工作,大体上可以将其分成三种类型,一类是在大学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理论研究的学院派经济学家,一类是在金融机构从事经济研究和市场分析的市场派经济学家,还有一类是在智库机构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智库经济学家。三者之间通常会有交叉重叠。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兼具三类经济学家特质、并在诸多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的经济学家——徐洪才博士。

1990年代,徐洪才学术生涯起步于对微观金融经济问题的关注,重点研究美国资本市场理论和经验,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对中国资本市场做出前瞻性分析。1993年3月,上证综指从1500多点冲高回落,连续16个月低迷,1994年7月底跌至325点。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第一场血雨腥风,当时声名显赫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和中国证券报联合组织一个有奖征文活动,号召全国有识之士讨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问题。徐洪才的文章《国有资产经营模式比较研究》,在全国1万多篇参选论文中胜出,荣获全国唯一一等奖,奖金两万元。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将国有资产证券化,成立国民投资基金,委托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管理,进而实现国有企业的股份上市交易和流通,引起了业内轰动。这件事的直接意义,在于解决了徐洪才一家三口的生活困难,但更重要的是促使他继续深入研究投资基金,并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学术成果,影响最大的当属《投资基金运作全书》和《投资基金与金融发展》两部著作的问世。

敢想敢干是徐洪才的优良品质。1990年初,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中国学界对美国共同基金知之甚少。徐洪才组织策划编著的《投资基金运作全书》是中国第一本大型基金投资工具书,填补了中国资本市场学术研究的空白。这部巨著首次系统介绍投资基金理论、投资基金实务、投资基金法律、投资基金发展、投资基金案例,以及投资基金名词术语,洋洋洒洒,共计56章、260万字;包括首次翻译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和《1940年投资顾问法》。因此,1995年10月徐洪才收到美国富兰克林·谭普顿公司新兴市场基金总裁Mobius博士的邀请,出席在洛杉矶举办的新兴市场大会(Emerging Markets Conference)发表演讲。在全球投资界,Mobius博士有着新兴市场基金之父的美誉。这部大型工具书具有里程碑意义,培育了几代中国基金经理人。

与此同时,徐洪才从中国金融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入研究投资基金问题,于1996年完成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投资基金与金融发展》。该书系统研究世界基金业发展历史、投资基金内涵、 投资基金发展原因、投资基金发展模式、中国投资基金现状与问题、投资基金与中国金融发展、中国投资基金立法与监管、中国投资基金发展战略等。这本25万字的专著填补了中国金融投资领域的空白,成为中国投资基金研究奠基之作,对中国投资基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中国基金业迅猛发展,其管理资产规模接近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60%。这么喜人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徐洪才早期在基金投资方面做出开创性学术研究。

1997年8月25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美国罗德岛大学太平洋盆地资本市场(PACAP)研究中心在上海共同主办第九届太平洋盆地国家地区财政金融会议。该会议自1989年诞生以来,一直得到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支持以及亚太11个国家和地区财政部门和证监会的响应,是经济领域高端国际学术论坛。这次上海会议围绕“中国金融及资本市场的革新与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在全球范围选送论文中评选价值最高的论文。徐洪才的论文《培养投资基金,促进金融发展》荣获会议优秀论文奖。半个多世纪以来,投资基金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投资工具,对于人们理财方式、理财观念乃至全球金融体系都带来了深刻变化。徐洪才聚焦国际金融市场热点,围绕“培育投资基金,促进中国金融发展”进行深入讨论。在全部论文中,他的论文是唯一深入探讨中国投资基金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步骤、投资基金组织形式,以及投资基金具体发展措施的论文,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被研讨会选为优秀论文,可谓实至名归。

此外,徐洪才长期关注中国经济领域高端人才培养。1990年代初,中国金融投资领域人才非常匮乏,中国大学课程有关投资银行理论教学非常滞后,基本上没有理论体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中国第一本《投资银行学》教科书,即徐洪才博士和任映国教授主编的《投资银行学》,填补了中国金融投资领域教学的空白。在《投资银行学》中,徐洪才创造性地提出资本市场五级价值增值理论,围绕这一理论展开对中国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分析。这本教科书在1997年、2000年、2002年和2005年出版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并被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全国高校使用。2008年金融危机,促使徐洪才转向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他主编的《期货投资学》是中国第一本期货投资大学教材,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2020年和2023年出版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和第六版,成为中国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教材之一,在全国各大高校使用,受到师生们广泛欢迎。徐洪才主编的《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选择80个代表性上市公司资本运营案例,逐一进行研究。这是中国首次针对上市公司资本运营案例分析的专业书籍,在经济金融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徐洪才不仅在微观金融经济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之后在宏观经济领域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他专注研究中国经济,先后出版10部学术著作,针对经济难点、热点问题为国家决策层献言建策,一些内部报告被国家领导人采纳并实施。他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鉴于他在经济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各大高端学术交流会议、高等学府和海内外知名媒体经常邀请徐洪才作为嘉宾演讲和接受采访,解读国家政策和经济热点问题。徐洪才每年在全国各地发表50余场学术演讲。最近十年,几乎每年他都受到中央党校邀请,第一时间解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3月初人大政协“两会”总理所做《政府工作报告》,录制100分钟视频,供全国各级领导干部包括书记、省长、市长、局长收看学习。他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同时兼任清华、北大、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长江商学院等著名高校EMBA的中国经济和金融课程主讲教授,他的演讲足迹遍及中国300多个城市;他走访400多家上市公司,为无数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提供经济问题分析和指导。

徐洪才思路敏捷,逻辑严谨,语言流畅,深受各类媒体的欢迎。他曾接受《北京青年报》、香港《镜报》人物专访,经常在纸媒杂志发表文章,例如《中国发展观察》、英国《经济学人》等。《经济学人》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也是世界各国领导人、跨国公司高管、专家学者等各界精英的必读刊物,徐洪才是迄今唯一在此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的中国经济学家,因为《经济学人》长期有一个传统,就是不发表署名文章,除非此人是例外。2018年10月中旬,他在《经济学人》发表了署名文章“处在十字路口:全球领导人需要共同努力应对挑战”(At a Crossroads: Global leaders need to work together to meet challenges)。文章发表几天之后,美国前财长鲍尔森在新加坡发表演讲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阿根廷峰会发表演讲,都讲世界正处在十字路口,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在中央电视台CCTV-13、CCTV-2和CGTN上,都能经常看到徐洪才作为经济学家,解读国家政策和评论经济热点话题。例如,2021年3月17日,中国记者协会主办新闻茶座,邀请他围绕《展望“十四五”:中国高质量发展》对话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者提问;他曾作为CGTN嘉宾与美国投资银行家和作家罗伯特·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先生讨论中国经济问题。与时俱进是徐洪才的人格魅力之一。他在“新媒体”上表现也十分活跃。在2022年抖音主办全国高校毕业生服务专场活动上,他作为特邀对话嘉宾,围绕青年人就业话题讨论。他对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和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建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在线观看人数超过4500万人。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经济评论员,他多次在晚上七点《新闻联播》栏目发表真知灼见。《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且最具权威性的新闻节目,每天观看人数超过1亿人。此外,他还经常接受海外媒体采访,例如New York Times、Reuters、Nikkei、CNBC等。

徐洪才经常受邀出席重要学术论坛发表演讲。例如: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经济论坛、中国资产管理论坛、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中国证券市场论坛等。2023年11月23日,在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新能源国际博览会暨高峰论坛(NEX 2023)”上,徐洪才发表《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经济走势》的主旨演讲。他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确定性上升,主要体现在:世界经济虽然低迷,但增长动能不断集聚;全球通胀持续下降,人民币贬值压力减缓;中国与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关系止跌企稳;地缘政治风险可控,大宗商品价格趋稳;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提振国际社会信心。他还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城镇化、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改革开放红利、银发经济、人才红利等,都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与他同台演讲者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石元春,英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Miles French等。

徐洪才博士志存高远,心怀天下。他已走遍万水千山,足迹遍及全球。他的许多经济观点,在中国家喻户晓,并且产生了国际影响。虽然每一天他都很忙碌,但仍然乐此不疲,及时了解最新全球财经动向,研究最新经济问题。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徐洪才博士能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