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06月26日
抖音通知用户终止发布时政等多类信息
2024-05-15 16:41:40
来源:中华商报
浏览量:1271
字体:
点击听新闻

抖音近期对其客户发出通知,称“为优化创作者体验,抖音不再支持以发布社会时政、财经、法律或医疗等内容为主,或者粉丝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账号与商业推广账户,建立包含内容发布能力的授权关系。”如果创作者的账号曾作出该类授权,相应授权关系将自2024年5月15日起陆续终止。

▲抖音平台通知客户,不再支持发布社会时政、财经、法律或医疗等内容。

中国社交媒体抖音近日通知该平台的创作者,不再支持发布社会时政、财经、法律或医疗等内容。有网民担心个人账户因此失去营商环境,更多网民对抖音的上述通知和稍后的回应,一头雾水。

抖音近期对其客户发出通知,称“为优化创作者体验,抖音不再支持以发布社会时政、财经、法律或医疗等内容为主,或者粉丝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账号与商业推广账户,建立包含内容发布能力的授权关系。”如果创作者的账号曾作出该类授权,相应授权关系将自2024年5月15日起陆续终止。

上述通知引发网民担心其个人账户无法转载时政、财经类信息。5月13日,抖音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应称,网传限制发布时政、财经、法律或医疗内容为“不实信息”。相关调整为商业素材发布授权功能,不影响创作者的其他变现或者商业化能力,包括自行发布商业素材、广告、电商等等,也不涉及内容创作。

不过,多数网民认为抖音的回应更让人一头雾水。贵州时事评论人士黄先生本周二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抖音平台出尔反尔的言论带着狡辩和抵赖。他说:“抖音平台发布限制时政、财经类信息的发布,白纸黑字,他之所以这样做是直接和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的压力有关。这就是网络信息的安全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稳定的重要因素。”

▲左图:5月13日,抖音回应。右图:有抖音网民在评论区留言:“辟谣就是谣本身”,“见不得光自然要禁”,“只允许发火箭、航母、赢、胜利,我们又赢了。”(抖音评论区/记者乾朗提供)

抖音网民在评论区留言问,抖音究竟想说什么,请直说时政类新闻可否转发?还有网民说,直接关闭抖音更好,那样你们就看不到我们说话了。另有网民说,黄河之水能堵住吗?还有的说,“是限制了,果然辟谣就是谣本身”,“见不得光的自然要禁。”

学者黄先生说:“当抖音平台发布限制时政和财经类信息发布的消息出来以后,引起了舆情的高度关注以后,抖音平台又矢口否认,这是一种典型的‘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做法。”

抖音官方客服向蓝鲸新闻表示,“为保障创作者权益、优化创作者体验,抖音调整了商业推广场景下的账号授权功能,包括不再支持政务媒体机构类或者以发布社会时政、财经、法律或医疗等内容为主,或者粉丝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账号,与商业推广账户(包括巨量广告账户、巨量千川账号、巨量本地推账广等)建立包含内容发布能力的授权关系,请您谅解。”不过,无论网民如何查询可否转发时政、财经、法律或医疗等内容,抖音依然不做直接回应。

内蒙学者常先生对本台说,抖音的行为简单粗暴。他解释:“他就用了一刀切的封控模式来管理,抖音把它发出来,当然碰触到中国媒体行业的敏感点和潜规则,把这样一个比较丢脸的形象摆在公众面前,当然抖音要为此承担各种被新闻监管部门修理的代价。”

评论:官方政策均与提升监控有关

据微信公众号“传媒见闻”说,抖音是规范了财经、时政、法律、医疗等内容的营销推广。以前这些内容可以买流量推广,但以后就不让投放流量。有分析认为,抖音此举可以减少潜在的误导性信息传播,保护用户免受虚假广告或不实信息的影响,同时维护平台内容质量。

评论人士周先生对本台说,抖音此时推出涉及时政、财经类的限制,并非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因为消费者在中国永远是弱势群体,数十年来,他从未感受到弱势群体被重视:“它在这个时候推出这样一个行动,很明显就是要敲山振虎,这一定是来自于更高层的统一部署。”

记者:乾朗、刘邦羽    责编:陈美华、许书婷、嘉远    网编:瑞哲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