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06月26日
“玉兰花开·魅力上海”走进布达佩斯
2024-05-14 13:27:40
来源:中华商报
浏览量:1319
字体:
点击听新闻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匈建交75周年。当地时间5月8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当地时间5月11日,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代表继圆满完成“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中的专场演出和昆曲艺术讲座后,应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和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邀请,抵达匈牙利布达佩斯,并于当晚在MOM文化中心为匈牙利的中外观众奉上“玉兰花开·魅力上海”戏剧专场演出。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上海剧协主席谷好好,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金浩,匈牙利匈中友好协会主席海笛纳吉·尤迪特·埃娃、副主席埃丽卡等出席观看演出。

“玉兰花开·魅力上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代表专场演出由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办,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特别支持。专场演出上,京剧演员陈圣杰、杨亚男,昆曲演员黎安与张冉,越剧表演艺术家章瑞虹与方亚芬,沪剧表演艺术家华雯,为观众呈现了京、昆、越、沪等传统戏曲艺术的迷人魅力;女高音歌唱家王作欣、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芭蕾舞演员吴虎生与戚冰雪,杂技演员张珂与魏郭俊,则以歌剧、芭蕾舞剧、杂技剧等多种戏剧艺术展现了中国戏剧的独特风采。演出在白玉兰戏剧奖主题歌《白玉兰之歌》的悠扬歌声中推向新高潮。这场精心准备、精彩上演、精致呈现的戏剧文化盛宴,带领匈牙利观众一起走进十里春风的魅力上海、玉兰芬芳的戏剧码头,感受底蕴深厚的海派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观众席中,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中匈联合声明中指出,双方将努力扩大两国人文交流合作,共同办好2024年中匈建交75周年庆祝活动,不断巩固两国人民友谊和双边关系社会基础。双方将支持两国互设的文化中心以及各自国内的文化机构、艺术院团、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支持在两国互办艺术项目和展览,鼓励文学作品互译、发行和推广。

谷好好表示,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代表走进布达佩斯,在国际舞台上呈现一台融合优秀戏曲表演与多元戏剧艺术的精彩纷呈的演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推进中匈文化交流,加强上海和布达佩斯两座城市的友谊。

在习近平主席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匈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其中,关于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启动运营的消息备受中匈各界关注。金浩表示,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下一步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匈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包括将邀请更多像“玉兰花开·魅力上海”这样的高水平的演出来到布达佩斯,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民心相通。

纳吉·尤迪特·埃娃表示,中匈两国的交流有非常悠远的历史,而现在正处于两国交往的黄金期。专场演出非常丰富多彩,她曾经在上海生活过10年,所以很了解上海的文化。非常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文化方面的交流,把上海的文化介绍到匈牙利,也很希望能够把更多匈牙利的传统文化介绍到上海。埃丽卡感慨,上海艺术家们的水平非常高。匈牙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国际方面的活动,现在来自中国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希望有更多上海的艺术家来到匈牙利交流互动。

演出现场,越剧《梁祝》优美的旋律响起时,一种来自祖国家乡的亲切感让华人华侨观众们动容,而中国的爱情故事也让匈牙利观众感动。章瑞虹此次是第二次来到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2017年她曾受邀来此参与“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中匈手拉手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当时也演了《梁祝》。1953年拍摄完成的电影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舞台戏曲片,也是新中国建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彩色电影。经典的魅力以及电影艺术的助推,舞台版《梁祝》广为流传,且经常受邀参与高规格的国际演出,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张名片。“希望通过白玉兰戏剧奖搭建的国际平台,更好地去传承经典,去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章瑞虹说。

一位布达佩斯的当地观众表示,前几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布达佩斯,在匈牙利引发热烈反响。通过新闻他对中国有了更多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听说有一台来自中国上海的精彩演出,很激动,特地赶来观看,演出给他带来很大的惊喜。

黎安表示,2001年中国的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受到全世界很多人的喜爱。此次很有幸跟随白玉兰戏剧奖获奖代表团把600年的昆曲原汁原味地带到维也纳联合国总部的舞台和布达佩斯的国际舞台,让更多的国际友人听见了江南的水磨腔、看到了昆曲的载歌载舞。除了昆曲外,此次演出还有京剧、越剧、沪剧、歌剧、芭蕾舞、杂技等,既传统又现代,展现了经典精彩的中国戏剧的文化,也让世界看到我们上海文艺创作的新风貌。

虽然之前跟随上海芭蕾舞团多次赴欧洲巡演,但此次演出前,戚冰雪还是有点紧张,一到剧场还没放下包,就与此次抱病坚持演出的搭档吴虎生一起开始了走台排练。戚冰雪说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匈牙利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要持续扩大人文交流,在教育、文化、旅游、体育、青年、媒体、地方等各领域不断拓展交流合作。这更让我们感受到身上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而匈牙利观众的热烈掌声也让她更为自信,“充分感受到他们对我们表演的认可,对中国艺术的喜爱,我想我们带给他们的是惊喜,我们收获到的是与国际舞台共建。”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中匈关系发展迎来新的重要契机。陈圣杰表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思想,用好互设的文化中心平台,加强人文交流。“这次的专场演出也是一次很好的文化艺术交流,当中国之声在布达佩斯响起,当国粹艺术京剧传播到布达佩斯,我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今后希望我们的传统戏曲艺术能多多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世界友人感受我们祖国戏曲艺术的魅力!”

除了荣幸、自豪,艺术家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责任、使命。张珂表示,“作为‘海派杂技’的代表,这次非常有幸能跟随白玉兰戏剧奖获奖代表团来匈牙利演出,而且在一个重要的时刻,令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交流演出还肩负着增进各国友谊的崇高使命。我们更要全力以赴,用最佳的舞台表演,向世界观众展现海派杂技的魅力,传递中华文化的神韵。”00后魏郭俊是本次出访团中年纪最小的演员。他兴奋地表示,能和白玉兰戏剧奖获奖艺术家们一起出访欧洲,同台演出,心情无比激动,这是向各位艺术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的非常好的机会。“这次出访也让我感受到中欧,中匈之间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作为一名中国杂技演员,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演出结束后,不少当地华人华侨来到后台与演员们合影留言、请求签名,包括好几位小戏迷。19岁的李政桥在布达佩斯上学,从小喜欢戏曲,在网上看到演出消息后,立刻与家人一起过来观看演出,“非常惊艳!一下子看到那么多不同的戏剧艺术,一睹名家风范,机会真得特别难得。”14岁的季一媛来到布达佩斯一年多,以前在国内时了解过戏曲艺术且入了迷,这次忽然看到平时网上关注的上海艺术家来到了布达佩斯,惊喜不已,特赶来圆自己的追星梦。当来自“东方明珠”上海的多元多样、多姿多彩的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之花,竞相绽放在“多瑙河明珠”布达佩斯的舞台之上,中匈两国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和炫彩的文艺,犹如一颗颗明珠,在交流、交往、交融的和谐和美氛围中,交相辉映、熠熠生彩,芬芳了布达佩斯的春天,璀璨了布达佩斯的夜空。

参演的白玉兰戏剧奖获奖艺术家们纷纷表示,此次能作为中匈友谊的文化使者,一起为国际友人奉上一台集中国元素、传统文化和海派韵味于一体的戏剧演出,非常荣幸与自豪,也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身上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希望以后能带着更多优秀作品走进匈牙利,助力推动两国续写友好新故事、绘就“黄金航道”互利合作新篇章,也希望能在更多国际舞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摄影|叶辰亮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