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Invest In Our Planet)是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动员公众积极践行“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绿色行为。
(本报记者杜君燕、实习编辑吴予希综述)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旨在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动员民众加入到环保运动中,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来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1970年,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两人在美国发起大规模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地球日活动,至今已有53年的时间。
1970年的春天,愤怒于石油泄漏、雾霾和河流污染等环境事件,2000万人走上街头,针对他们眼中的重大环境危机发起抗议活动。这是当时全球最大规模的公民活动,迫使各国政府采取具体行动,包括通过环境立法并成立环境机构。除了这些实际成果之外,此次活动还展示了人们凝神聚力可以取得多大的成就。
作为一个为促进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世界地球日在推动发达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美国国家环保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诸多国际性环境组织、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的成立,以及地球日网络的创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让世界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作为“世界地球日”的合作伙伴机构,一直以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以及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地球日活动也于中国开展。
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正式将这一天指定为国际地球母亲日。在2016年世界地球日,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巴黎协定》,各国明确地立下了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相较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以内的承诺;并决心增强各国减轻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能力。
如今,世界地球日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超过10亿人参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Invest In Our Planet)是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动员公众积极践行“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绿色行为。这个口号不光包括了环境、保护、治理这些大概念,还包含了的每个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选择及其行使自身“绿色消费权”的主张。
2022世界地球日活动强调迫切需要在 2050年前缩小4.1万亿美元的自然融资缺口,以实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土地退化目标。联合国环境署的《自然融资状况报告》呼吁到2030年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投资增长为原有的3倍,到2050年增加为4倍。
自新冠疫情爆发3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气候变化、改变自然的人类行为以及破坏生物多样性种种负面影响,都将增加动物与人类的接触,并使传染病从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与此同时,格陵兰的夏天冰川不断解体、北极熊在汪洋中寻找立足的薄冰,高温引发澳大利亚山火,被塑料缠绕的海龟,还有乌克兰肥沃黑土上燃烧的战火……听起来都是“遥远的哭声”。
总之,大自然处于危机之中, 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栖息地丧失、全球变暖和有毒/有害污染的威胁。不采取行动就是人类的失败。对抗新冠变异病毒大流行并保护自己免受未来全球威胁的危害,需要我们对危险的医疗和化学废物进行健全管理;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进行强有力的全球管理;致力于实现“重建更美好”,创造绿色就业机会并促进向碳中和经济的过渡。人类有赖于即刻行动,以实现具有复原力和可持续性的未来。
古特雷斯在4月22日发表的致辞中表示,地球正面临三重危机:气候失调;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浪费。这三重危机正威胁着全世界千百万人的生存和福祉。他指出,幸福、健康生活的基石——清洁水、新鲜空气、稳定和可预测的气候,都正处于混乱之中,危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古特雷斯强调,希望仍在。50年前,全世界聚集在一起召开斯德哥尔摩会议。那是全球环境运动的发端。从那时起,我们看到,当我们齐心合力时可以实现什么成果。我们缩小了臭氧洞,扩大了对野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停止使用含铅燃料,防止了数百万人过早死亡。就在上个月,我们发起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努力,防止并结束塑料污染。
他指出,为了避免气候灾难,必须将全球温度上升限制在1.5度。为此,各国政府必须在2030年前减少45%的排放,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主要排放国必须从今年起大幅减少排放。这意味着加快结束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加快部署清洁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迅速投资于适应性和复原力,特别是最贫穷最脆弱的国家。
今年6月,世界将再次聚集在瑞典,召开斯德哥尔摩+50会议。希望与会领导人带来必要的雄心和行动,以解决地球的三重危机。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