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刘树春先生给我电话,告知我们他的画作《家山拾梦》油画集正式问世了,热情的他还通过微信发了电子版给我看。欣赏之余,我还是受邀去他栖身的上海著名的名镇-朱家角。现在的上海,地铁已经四通八达,呈现出特大型城市的气派。
【本报记者华晨、徐简上海报道】画家刘树春先生给我电话,告知我们他的画作《家山拾梦》油画集正式问世了,热情的他还通过微信发了电子版给我看。欣赏之余,我还是受邀去他栖身的上海著名的名镇-朱家角。
现在的上海,地铁已经四通八达,呈现出特大型城市的气派。从上海的高铁站搭乘地铁17号线,掠过一薕绿色,在现代的马路和具有古老乡镇的石板路上疾走片刻,跨过古老的意境小桥,转眼就在一泓秋水之畔。
当时,当刘树春画室在社会上影响力逐渐扩大、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却离开了这个原本舒适而熟悉的环境,1991年,刘树春从上海移居纽约。“当时世界的艺术中心已经由法国巴黎逐渐向纽约转移,我去了纽约以后不断画画,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接触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艺术理念。”刘树春如是说。
在刘树春看来,要真正将中西方的绘画技法熔于一炉,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需要的不仅是熟知西画的技法,更要对西方的文化历史有着自己的见解。在纽约这座民族大熔炉中,他如同沙漠中饥渴的旅人,孜孜不倦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养料。墙壁上的涂鸦、随处可见的广告牌、道路两侧风格各异的建筑……无不带给刘树春全新的冲击和灵感。
他对记者说,“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我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去一到两次,每个礼拜都一定要去曼哈顿下城的SOHO,那里比较时尚、比较前卫的生活方式也对我造成了很大影响,让我追求时尚,追求不断的变化。”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席、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先生是这样描写他的作品:观其油画近作,以西人之貌而透东方之魂,多呈单色黑白灰之水乡系列。或人物、或古居、或水船、或石桥,其绘画之境界主以「静净、荒寒」,古人云:「意贵乎远,不静不远,绝俗故远,天游故静。」用笔则「率意而落、澹然天真」,与笔触所到之处,甚或笔触无到之处皆能见其用心。用色能以简为贵,洗尽铅华,独存孤迥。构图多从西画,置一角已见繁缛,虚处实则通体皆灵,可想惨淡经营之妙也。
也许记者与画家同样是出生、成长在上海弄堂和邻近水乡,也许都住在纽约、上海这两个世界大都市的感受,对刘树春在画布上展示的石库门民舍、古镇石桥和小巷,就有了具有更为深切和特别的乡情,其画作的表现既有人们熟悉的一面又有人们陌生的另一面,既有摄入眼廉的一面又有活在心里的另一面,既有生动喧嚣的一面又有宁静幽深的另一面,既有明确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风景又有渗透在大牆后面的人情、大艺术家的浪漫情怀跃然,特别是那些流淌著的河道,色彩斑斓而富于变化,充分展示了水乡无处不在的精灵,水的诱人魅力,仿佛聆听到故乡遥远的歌唱……
为刘树春新画册面世祝贺!你饱满的油画,展现了我们对乡情的依恋,创造出东西文化融合的价值所在!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