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从曾经的小米到去年登顶的华为,再到如今的OPPO,快速变化的手机市场没有给任何一家厂商多一丝喘息机会。 近两年,中国手机市场主要是华为、小米和苹果的天下,前两家保持着销量的领先,而苹果则以稳定增长的态势赚取最大的利润份额。但最近出现的一些迹象表明,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态势似乎有了新的变化。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步
【本报综合报道】从曾经的小米到去年登顶的华为,再到如今的OPPO,快速变化的手机市场没有给任何一家厂商多一丝喘息机会。
近两年,中国手机市场主要是华为、小米和苹果的天下,前两家保持着销量的领先,而苹果则以稳定增长的态势赚取最大的利润份额。但最近出现的一些迹象表明,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态势似乎有了新的变化。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步步高旗下的双子星VIVO和OPPO分别以16.6%和16.2%的市场份额,同时超越华为排在中国市场前两名。此前连续两个季度排行榜首的华为这次被全面超越,市场份额降至15%。小米作为前霸主则被挤到第四,市场份额为10.6%,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6%。在国内市场遭受重挫的苹果位居第五,份额降至8.4%,而在去年同期,苹果份额为12.4%。
VIVO和OPPO再次证明了线下渠道的价值
两个传统渠道的国产品牌同时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前两名,这在近几年来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我们常常说国产手机厂商缺乏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技术、品牌上落后于国外厂商。但如果能借助渠道上的优势,技术和品牌劣势的国产厂商同样可以创造不错的业绩。
比如,早年中华酷联的兴盛时代,就是建立在运营商渠道的基础之上。无需讨好消费者,只要产品达到运营商的定制要求,便可以拿下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订单。那个时候对于中华酷联们来说,真的是好得不要不要的好日子。当然这种日子已经随着市场变化早已不再,除了华为仍留在第一阵营外其他三家市场地位都下滑严重。
与这次入榜的其他品牌相比,VIVO和OPPO的业绩支撑主要来自于线下渠道,而不是近年决定排名的线上渠道。
作为标品,3C家电品类尤其是手机数码产品已经进入电商发展成熟期,网上零售渗透率已经超过20%,并催生出了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和小米、荣耀等互联网手机品牌。但即使如此,更庞大的市场份额仍掌握在线下渠道的手中,特别是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早年国产手机无论如何都难以撼动三星的国内销量第一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星在传统线下渠道深耕多年,具有较大优势。
VIVO和OPPO之所以能够反超华为、小米,主要就是得益于庞大高效的线下销售渠道。据悉仅OPPO在全国的线下门店多达20万家,其中加盟店占了绝大多数。有报道称线下渠道贡献了他们四分之三的销量,从而帮助两个品牌成功逆袭。二者的成功,再次向业界强调了线下渠道的巨大价值。
中国手机市场格局突变 华为OPPO争夺三季度冠军
中国手机市场从来没有常胜将军,而擂台赛正变得越来越好看。关于华为和OPPO谁是三季度冠军,机构们的数据出现了分歧。
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是 1.151 亿只,较2015年成长 5.8%。其中,近来异军突起的 OPPO 和 vivo 两家公司,第 3 季的出货量分别达到了 2010 万只及 1920 万只,首度成为中国市场的手机品牌出货冠亚军。OPPO 和 vivo 的出货量增速分别是 2015 年同期 106% 和 101%,增速惊人。而近两年一直占据榜首的华为则位列第三。另外一家市场调研公司IHS Research的数据赞同了IDC的观点。
不过另外一家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则称,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华为以15%的中国市场份额保持第一,但其地盘受到雄心勃勃的OPPO和vivo的侵蚀。
今年以来,OPPO和vivo这两家以社会公开渠道见长的手机商就进入黄金期,增速迅猛。不过,面对市场压力,华为同样正在大力布局。近期尤其是针对年轻人市场发力,上个月连续开了三场发布会,并在深耕社会公开渠道。另外小米、魅族、金立等厂商都在加速快跑。
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内手机生产商的竞争趋于白热化,甚至不同机构的销售数据也“打架”。另两家研究机构SA、Trendforce的数据则显示,华为依然保持了第一,但OPPO、vivo的份额亦已紧逼。
不过,用长镜头看,某个阶段的销量第一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从曾经的小米到去年登顶的华为,再到如今的OPPO,快速变化的手机市场没有给任何一家厂商多一丝喘息机会。
11月2日,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老杳分析认为,中国市场“华米欧维”的格局基本确定,其中,华为的优势在一、二线城市,小米的优势在于电商,OPPO、vivo的优势则在线下,它们各有优势并在不断互相渗透,而未来的大格局变数将集中在海外市场。
老杳认为,今年OPPO、vivo的突出表现,首先是因为今年的市场增量主要来自于三、四线城市,OPPO、vivo有着扎实的线下渠道;其次是因为其品牌运营效果明显。
“当前用户越来越看重品牌,性价比已经很难吸引到消费者。并不是OPPO、vivo变了,而是它们长久的品牌运营经验让他们能够适应这个时代。”老杳表示,华为给人的印象多是商务范,小米的印象则是性价比,而OPPO、vivo一直掌握着主动权,立足中高端,树立了自己年轻、漂亮、酷的形象,满足了部分消费需求。
品牌形象树立的背后必须有产品的支撑。事实上,OPPO也并不是一家只会做广告的公司。OPPO硬件总监白剑介绍,截止到2016年5月,OPPO专利申请数量为7413件,其中发明专利6370件,发明授权721件,专利集中在VOOC闪充、影像、5G通信领域。在“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所指的快充技术上,OPPO在低压充电上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壁垒。白剑还指出,目前OPPO在未来的技术标准5G上的投入也很大。
OPPO还有一个优势是渠道建设。目前,OPPO、vivo均在线下有超过20万个销售网点,其与代理商之间建立起来信任关系,以及管理能力短时间内很难复制。尤其在压榨市场存量的过程中,渠道很重要。
值得关注的还有,极光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在用户年龄分布上,OPPO、vivo用户集中分布在25-29岁年龄段,而华为、小米用户年龄分布与全网用户年龄分布较为接近。作为未来五年后智能手机消费的主力人群,20岁以下年龄段用户OPPO、vivo占比也高于平均水平,该群体价值不容小觑。
争夺蔓延到海外市场
红海中的手机厂商火力全开。10月14日,华为推出针对年轻人市场的Nova品牌来补齐产品线,争夺年轻群体,并开始娱乐节目冠名。同时,“千县计划”也在不断向渠道末梢延伸,这一系列举措都不可避免地将与OPPO、vivo交锋。
陷入疲态的小米,今年也在持续通过“小米之家”布局线下,近日抛出了冲击高端手机的前锋产品商务旗舰小米Note2,要摆脱“性价比”的标签。
老杳认为,手机品牌的“套路”正在不断融合。值得警惕的是,为了赢得市场,手机厂商纷纷对标OPPO、vivo大举布局线下渠道。可以看到,从运营商渠道为主到互联网渠道的崛起再到线下渠道的复苏,渠道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手机市场的格局。
手机厂商高层都清楚,渠道密度高会大大增强销售能力,但密度太大,则可能产生过度竞争,影响渠道产能。长期来看,线下市场会受到未来四、五线城市线上市场的增长以及利润单薄、同质化模式等因素的冲击。
未来核心争夺,可能转移到增量市场,即新兴的海外市场。以印度市场为例,华为于10月启动了“印度制造”并宣称明年要在印度夺取10%的市场份额;苹果在最新的财报中透露2016财年在印度市场的iPhone销量同比增长50%以上;小米近日也宣布在印度市场用18天卖出了100万台手机,占市场第三,并计划未来3到5年达到市场份额第一。
OPPO副总裁吴强介绍,8月份在印度市场的中国品牌中,OPPO排名第一。目前在越南占有率约为30%,在越南、印尼、菲律宾可以达到第二名的位置,在泰国、马来西亚也可以排到前四名。据他介绍,OPPO海外市场的选择标准是市场业态跟国内相近、以开放市场为主,当前集中在印度市场和东南亚。
根据IDC的数据,华为、OPPO和Vivo分别以9.3%、7%和5.8%的市场份额进入第三季度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榜单,三者的同比增速为23%、121.6%、102.5%,而前两位的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13.5%和5.3%。
老杳指出,海外市场的大局还没有形成,华为目前的优势主要在欧洲,OPPO则在东南亚和印度市场发力。除印度外,俄罗斯和巴西等都是国产手机厂商发力的国家和市场,如何布局海外市场,是每家手机厂商都要考虑的问题。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