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4年06月26日
iPhone 16或决定AI产业走向
2024-06-15 16:58:38
来源:中华商报
浏览量:909
字体:
点击听新闻

苹果公司利用AI技术推出新产品,引领股价暴涨,展现出对AI技术的高度重视和应用前景。

“苹果AI”的横空问世,让投资者对于苹果新一代产品的换机刺激更加乐观。这直接导致苹果股价在6月11日暴涨7.26%,股价创下207美元的历史新高,市值达3.18万亿美元。未来几个交易日将大概率再度赢过微软,夺回全球最大上市公司的宝座。

有意思的是,目前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三家上市公司——微软、苹果、英伟达,都借助了资本市场对AI浪潮的极度看好。而且,它们的股价上涨先后顺序也很有趣:先是投资了OpenAI的微软,然后是“卖AI铲子”的英伟达,现在是计划将AI能力整合到旗下iPhone、iPad、Mac全线产品的苹果公司。它们分别代表了AI的前沿研发、算力军备竞赛,和最终大范围落地。

这三家3万亿美元上市公司是相辅相成的,苹果AI内置OpenAI大模型,这将在今年9月上市的iPhone 16上小试牛刀。在AI概念加持下,不仅能够吸引大量老用户换机,还能刺激OpenAI及微软。而如此大规模的落地尝试,反过来得以刺激英伟达这类“卖AI铲子”的企业。

笔者预言,AI是改变世界还是昙花一现,三个月后iPhone 16的表现将划分出分水岭。一旦这款“史上最重要iPhone新品”不及预期,那么倒霉的不只是苹果,还会拖累微软和英伟达的股价。

从AI一体化的角度而言,虽然苹果、微软、英伟达的切入角度不同,但本质上都是高度捆绑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三大巨头现在已然形成了“AI统一战线”。

不仅如此,苹果在AI落地上有两大杀手锏:一是苹果“全家桶”产品构筑出的强大生态能力,全球超过10亿的客户量;二是苹果严苛的隐私保护政策,比如苹果AI落地是在不泄露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的“本地化”。这在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加分度极高。但最终结果能否达到苹果用户预期,只能等待iPhone 16正式上市才可见分晓。

当然,个人隐私和AI落地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如古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Apple Intelligence既有更聪明的AI应用,又要极为严格的个人隐私保护,如果看似不可能兼得的两者同时实现,可能只有苹果可以做到。假若苹果都做不到,那么对于AI浪潮本身,可能造成巨大打击,让外界对于AI的未来抱有更大怀疑。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说OpenAI为代表的大模型公司是志在通用人工智能,让科幻片中的场景变成现实,那么苹果公司显然是要确保AI只在其擅长的任务上工作,确保更聪明的AI助手受控于人类,未来不会危及个人隐私、人类道德、社会秩序,防止《黑客帝国》等科幻片的场景出现在未来的人类社会。苹果的动作明显更保守,也更务实。

当苹果宣布牵手OpenAI,自己不会做大模型后,那么中国作为其最大的单一市场,苹果会牵手哪家中文大模型,会在未来三个月内将揭晓。从目前的各种消息来看,机会最大的是百度公司的文心一言。

苹果会成为百度股价的救命稻草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财富中文网)

编辑:徐晓彤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